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卷二《春之秋》第四章 何怨何仇 五(1/4)

许多照片却因为日头久了,直接粘在了玻璃上。这张就是。

撕下来,只怕正面就彻底毁了。

不过即便只是一个斜角看进去,已经发现确如金浩所说,反面密密麻麻都是字。

第一眼看到的是照片下缘,我大概看到“保重”、日期、“定”字样。

还属罗天机灵,“手机呢?拍下来!”

对哦!金浩用另一手赶紧把手机伸进去,喀嚓几张,看看效果还不错,“得了。”

玻璃慢慢被放下。

三个脑袋都挤到手机屏幕前。

以下,就是照片背面密密麻麻,整齐却不大能够辨认清晰的文字。

“三弟三弟妹,你们好吗?我们在西家,一,现在回是造化弄人啊!很,不是想象中那么凄,你,我着这里却……”

这一半不晓得是不是被水浸了,模糊特别严重。所有我用“”来表示的地方,几乎都无法辨认了。好在,另一半比较清晰,我们三个连猜带蒙,估计是如下文字。

“(接左边一半)是不是,都没关系。我常常在想这大概就是命运吧。三弟三弟妹你们保重。1961年6月25日。定康合家敬上。”

看完文字,罗天第一个问我,“定康是谁?你有印象吗?”

我摇摇头,“从没听过。但是,我爷爷叫做定安。似乎是同辈兄弟?”

等等!

我说完这句话,突然想起来一件很古老的往事。

爷爷告诉过我,他有两个哥哥。大哥就是收养我大伯的那一位,文革期间病死了。二哥则在年纪很轻的时候就随军去了青海。

青海。其实我对这个地理概念的最初认识,就来自于爷爷的话。

如果照片确实是这个二爷爷寄来的,那他称我爷爷“三弟”就很说得通了。

“青海。”我说,重新查看照片,“‘我们在西’,你们看看,’西’字后面像是’宁”字么?”

“青海?西宁?嗯。”金浩仔细看看,“这么一说,确实很像。”

说话间,罗天已经讲了一通电话,“对……对……我和琴小姐在一起。等一会儿发一张照片过来,你们帮忙数码还原,最大可能的复原照片上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好,好。那我等着。”

说罢朝我们挥挥手机,“金警官麻烦把照片发我下。还有,别担心,我们事务所有最牛逼的数码还原技术人员,交给我吧,最迟明天就能给出答案。”

我点点头。

金浩倒是好奇了,“我们警察都没有这技术啊,经常拿着很模糊的照片找人,事倍功半。你们律师事务所弄这个技术干嘛?”

罗天耸耸肩,“原因多了。比如跟拍小三,找证据,细节有时候要到小三手里的包包序列号;又比如打经济官司,电脑录入的文书经常印戳和签名不清晰。我们律师事务所牛逼就牛逼在细节很较真。”

这么一说,我对杨以珊更敬仰了。

人家只是普通人,一样的上天入地无所不能,温柔而坚定,浪漫而冷静。

我突然又想到一件事情。

如果一直联系着的亲人,寄照片应该会隔几年寄一次。

所以,满桌子的照片里,会不会还有其他相关的呢?

我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两位男士也表示赞同,大家才准备要把玻璃板再次拿起来,就听到屋外一阵扰攘。

“琴弹!你给我出来!你个祸害精!”

我们三个对视一眼。

来了。

果然,十数个乡亲簇拥在我家门口的空地上,气势汹汹,手里还拿着绳索。为首之人,就是何狗婆。数年不见,她愈发苍老了。而且,不止是苍老。她从前如果叫做邋遢的话,现在叫做戾气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