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345章 黄泥岗文化街(2/5)

们对‘拆迁’的理解,远没有资料片那么疯狂。

并且,大泽房价上涨,黄泥岗老宅的价值也在上涨。

按照乡里拆迁补偿方案,同面积置换,外加15万安置费,相比只允许老宅经营,算是乡里补贴项目的民宿生意,反而算不上什么。

因为住进来一个老外,一只鸡就能宰出100美刀。

另外还有水果、零食、生活用品、汽车租赁、推荐导游、纪念礼品……

所以,东街的居民拒绝拆迁,并没什么好奇怪。

徐飞念及到此,心中一动。

或许可以把东街、西街、街里,全都改造一番,一部分古文化,一部分大锅饭时代,一部分现在的模样。

等到十几二十几年后,以大泽的地位,这绝对是堪比八大胡同的旅游景点。

即便大水来袭,全球冰封,甚至母星去流浪,也会留下文化痕迹。

尤其北美没什么历史,咱却拥有上下五千年,这就是优势。

徐飞决定等到天亮,去黄泥岗瞧瞧。

“还有没有其它新鲜事?”

“西山那边的徐氏,说要举办认祖仪式,邀请咱们参加,你不在,你爹也不在,就没人回应。”

“幸亏没人回应,咱老祖宗不是那边的人,是东山本地人,记得族谱写的是,咱家起源于西汉,老祖姓徐名费,奋威将军,因征北有功,封东莞侯(非广区东莞,代表沂水),到了南北朝成了望族,又叫‘沂水徐氏’,后来因唐末战乱,分散到周围地区……咱家族谱只修了两次,最近一次在宋末元初,保留相当完善,可信度较高,这事从我爷爷立碑那天起,我就背了下来,只等着徐盛没了,我当族长呢。”

“村长,老徐还在呢。”

“他去北美了,如果年底不回来,在外两年,失去当族长的资格。”

“咱族谱里还有这规定?”

“是啊,你有意见?”

“……”

“对了,回去后告诉村里人,别闲着没事乱认祖,省的闹出笑话。”

“好的村长。”

闲聊许久。

徐飞对近两个月发生的事,摸得差不多。

看看时间,早上六点十五分,索性牵上机械恶犬,离开办公室。

机械恶犬的外观,跟普通狗子没什么区别,只是体型更庞大,如果遇到紧急情况,也是厂长逃命的本钱。

来到大泽动力南门。

白班和晚班的职工还在睡觉,夜班职工尚未下班,但大街上依旧热闹。

从附近乡镇赶来的小摊小贩,或支起挂满衣服的架子,或摆上层层叠叠的鞋袜,或铺上各类水果,或磨刀霍霍向猪羊,或揉搓面团开始下面条……

早在去年,大泽食堂就有意无意的缩减食物种类,一是为了照顾门口的生意,带动人气,二是大食堂属于福利性质,整体亏损,缩减品类,也能扭亏为盈。

最重要的是,大食堂从一开始就是为了让员工填饱肚子,如果员工想改善生活,就必须自己掏钱买包子,买肉饼,买羊肉汤。

而当初从乡里迁居大食堂的包子铺、肉饼店、驴肉馆等等,为了保证质量,每天供不应求。

多出来的人,与其排不上队,不如到大门口吃小摊。

所以,南门集市的小吃摊,密密麻麻,不次于联合广场的夜市。

油条、豆浆、豆腐脑、蒸饺、小笼包……

煎饼、煎饼果子、夹饼、里嵴饼、肉夹馍……

米皮、面皮、炒河粉、酸辣粉、鸭血粉丝……

朝鲜面、牛肉面、羊汤面、热干面、炸酱面、担担面、刀削面……

炉子在规范型小吃车后方冒着热气,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