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61章 岳飞北上(3/4)

他们上表劝进。耶律大石、左企弓、刘彦宗等出身前辽的大臣不用说,王伦、吴用等出身梁山泊的臣子,同样有人联系。

这让先前还不在意这件事、觉得无关紧要的人,也开始真正思索,要不要上表劝进:

“主公先前说缓称王,连正式称公都没有。对于现在来说,已经不合时宜。”

“没有正式称呼,外界就一直称我们为梁山泊。无论是当做梁山好汉、还是梁山泊贼寇,对于收服人心,都是十分不利。”

“必须要有个正式称呼,让外界称呼我们!”

清楚地认识到这件事,王伦和吴用在私下商议后,开始向朱武上表,请他正式称王,安定燕京人心。

在他们带动下,晁盖、宋江、卢俊义、关胜、林冲等文武大臣,同样开始上表,请求朱武称王。就连闻焕章等出身宋国的,也没有任何反对。

对此十分满意,朱武真正认识到,自己从现在起,已经有资格称王称帝。不过,为了和宋国保持和睦,不至于彻底撕破脸,朱武仍旧把这件事情压下,继续等待时机:

“现在称王的话,宋国朝廷会认为我们在造反,不但会彻底翻脸,也得不到宋国人心,甚至有宋军平叛。”

“我们对宋军固然不怕,但是若断了粮草,事情就麻烦了。”

“还要再等两年,让燕京有些积蓄!”

向众臣说着这个理由,朱武见他们仍有劝进之意,继续向他们道:

“而且未来两年,会有一件事发生,可以让我们在脱离称王时,不受他人责难。”

众臣闻言大奇,有些疑惑不解。王伦道:

“宋国会发生什么事,可以让主公称王时,不受他人非议?”

“难道是宋国主动封王,让主公成为王爷?”

闻言摇了摇头,朱武笑着说道:

“虽然不是如此,却也相差不远。”

“神宗皇帝遗训:能复全燕之境者胙本邦。”

“收复燕云的功劳,一定会诞生一位王爷。”

“以我们收复燕京的功绩,如果朝廷封其他人为王,我们是不是可以用朝廷不公为由,自己称王称帝?”

被朱武提醒了这件事,众人都是大喜。以朱武在伐辽时立下的功劳,不封他为王的话,实在说不过去。如果有朝廷册封,朱武能够正式称王,不被他人非议。

反之,如果大宋朝廷封其他人为王的话,朱武就能以朝廷不公为由,自己称王称帝。再次造反的理由充足后,骂名会下降一大截。

如此一来,朱武在宋国就能够获得更多人支持,在南下攻宋之时,得到他人投奔。

说清楚这件事的利害,众人对朱武推迟称王,再也没有异议。不过在对外的名号上,众人却坚持要做出改变,不能以梁山泊兵马,称呼所有军队。

对此从善如流,朱武决定将麾下所有兵马,统一称呼为明军。燕京各个机构,也统一称呼为明公府。可以说除了正式称王外,其它各个方面,已经和称王无异。

这样一个调整,自然对梁山泊兵马的名号,带来重大改变。除了把“梁”字旗号换为“明”外,各支兵马的番号,同样有了变化。原有的骑兵第一师改称为明军第一师;步兵第一师则加十位,改称为明军第十一师。各地卫所也有了正式番号,从明军第一卫开始,依次向后排列。

林林总总的改变,在众人都有些忙碌。闻焕章等人更是接到命令,让他们在宋国朝廷鼓噪,按神宗遗训封王。

可以说,整个宣和六年的上半年,众人都在为朱武将来称王做准备。就连今年的考试,也开始以明公府招收文武官吏的名义举办,不再像去年的时候,用燕京大学堂和讲武堂招收学生做掩饰。

同时,因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