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374.第374章 鲁班锁(1/2)

手机阅读

<>加上本来就对这东西有些一些好奇,便出声问道:“鲁班锁是什么意思?这东西和传说中的木匠祖师鲁班有关系吗?”<>帕查正被手上无法解开的锁头弄得一筹莫展,此刻听他问话,也想借着机会歇一歇,便停下手上活计打开了话匣子:<>“孔明锁,也叫八卦锁、鲁班锁,曾广泛流传于汉族民间的智力玩具。 (. 是国古代汉族传统的土木建筑固定结合器,民间还有“别闷棍”“六子联方”“莫奈何”“难人木”等叫法。<>不用钉子和绳子,完全靠自身结构的连接支撑,就像一张纸对折一下就能够立得起来,展现了一种看似简单,却凝结着不平凡的智慧。<>相传孔明锁是三国时期诸葛孔明根据八卦玄学的原理发明的一种玩具,曾广泛流传于民间,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它对放松身心,开发大脑,灵活手指均有好处,是老少皆宜的休闲玩具。<>孔明锁看上去简单,其实内中奥妙无穷,不得要领,很难完成拼合。<>当然,这只是传说之一,还有另外一种传说是:春秋时代鲁国工匠鲁班为了测试儿子是否聪明,用6根木条制作一件可拼可拆的玩具,叫儿子拆开。<>儿子忙碌了一夜,终于拆开了。这种玩具后人就称作鲁班锁,其实这只是一种传说,它起源于国古代建筑中首创的榫卯结构。”<>听她说到这里,穆旭尧的嘴角不自觉的抽了抽。他总算明白当时在船上,来自国的帕查怎么会知道屋漏怪瓦稀这种国老一辈才知道的话了……<>“可是,这样的东西,应该都有他特定的规律吧?只要掌握了这个规律,想要才开这东西应该就不难了吧?”<>修齐虽然不懂鲁班锁要怎么玩,但是聪明人的脑子就是聪明,一下就抓住了要点。<>帕查点点头:“没错,这东西确实有诀窍。不过世上的聪明人可不止你一个,后世的人按照榫卯结构逐渐触类旁通,又在标准孔明锁的基础上派生出了许多其他高难度的孔明锁,种类复杂多变,绝对够烧脑。<>再说我手里拿的这个,样子看上去就是用最普通的方式排列的锁头,但是我用解其他同类锁的手法,却解不开它。”<>“哦”修齐点点头,也不知道是在表示听懂了,还是对帕查表示吃崇拜。<>帕查将那锁头拿在手里看了半晌,实在是觉得无能为力,就想着是不是拿给莘以墨看一看。<>莘以墨一手接了过去,同样的,第一个动作就是用指腹在木料的表面摩挲了一番,才开始研究起来。<>她首先也用了自己觉得可行的方式去拆解,可结果和帕查一样,失败。<>莘以墨不像帕查,她可不会一根筋的往这东西里面钻。那话怎么说:东西是死的,人是活的。<>想要解开这个东西,就要先找对方法。而看现在的样子,普通的方法是不行的了,所以只能看看能不能弄清楚这东西的出处了。<>将自己的想法和岳云说了一遍后,莘以墨得到的岳云的认同,问了第一个问题:<>“我看这个锁制成的时间,应该有上百年之久了,如果是在一代代的人手里流传下来的话,应该不至于会这么新,起码在经常被触碰的地方,应该有包浆才是。”<>岳云怎么也没想到莘以墨的问题会是这个,脸上的笑容僵了僵:“这个,我还真不清楚。”<>不过莘以墨此时也没心情去管他的答案了,她突然想到一件事情,也顾不上还有岳云在场,直接朝另外两人问道:<>“你们还记得我们第一次去华光收藏馆,看到的那副郑板桥的《行书自作唐多令词扇》么?”<>“什么意思?”几人不解。<>莘以墨看向帕查:“你来!”<>帕查想了想,一点头:“明白!”<>说完看向在座几人:“郑板桥生于1693年11月22日,逝于1765年1月22日,享年73岁。<>应科举为康熙秀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