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二百四十八、千三大劫(3/4)

凶恶的脸上表情不是很好看,正好也看向了他。

见此,了尘道:“待秦真人回转,探过陆道兄之事后,我等再商议解决此事,如今局势正乱,魔教返潮在即,自九嶷山几位前辈真仙口中,还得闻三百年内,有千三大劫将至,日后还不知发生何等事情,如今的麻烦不去解决,说不得哪日便成了大麻烦,也该早作准备。”

“千三大劫?”

魔教返潮,苏游是清楚来龙去脉的,但是‘千三大劫’这个名号,他倒是第一次听人说起,禁不住下意识出声询问。

听起来三百年时间,仿佛很长,与他们似乎扯不上太大的关系,但是修士修行,只要机缘到了,传承也有,正常情况下炼成一定功果,活个三五百年并非难事。

除非旁门散修,无有正统传承,机缘不足,可即便如此,也有另类入道之人,或是将神魂寄托妖物、法器,也能熬上三五百年。

对于底层修士而言,生机实则无数,只要缘法到了,多活些年头也非太难的事情。

毕竟世间修士本就不多,入道已是艰难,成道更是好比登天,如是没有这点好处,修行也谈不上什么太大的优势了。

对于不成元神的修士来说,最大的难题不是寿命,而是传说中的四九天劫,这才是天地阻人成道的最大劫难。

苏游自觉天赋寻常,但所修也是玄门正宗,徐烟霞法门,更是直指餐霞,按部就班的修行下去,不出意外,活个三五百年,还是有机会的。

所以好奇起了了尘口中的‘千三大劫’。

听起来此劫似乎与四九天劫有些相似。

苏游此话一出,了尘尚未开口,倒是一旁韦驮忽然道:“千三大劫,是道劫、魔劫亦是佛劫,此劫不同寻常,凡人世一应修行,五仙之属天地人神鬼、五虫之属蠃鳞毛羽昆俱在劫中。此劫不类四九天劫,四九天劫乃修士自身因果,自身之劫,四九天劫,只为解决修士与天地之间的自然平衡。”

“而千三大劫,却是不同,乃修行之属因果累积,清浊阴阳之变动,是天地循环之道理,大劫一至,人世种种,俱可化作劫难,轻则身死道消,重则传承俱毁,更有甚者,佛魔不存,道统皆消,也并非不可能。”

“此劫不可消,只可应,这才是麻烦所在。”

“千百年前,正魔斗剑,不乏此劫影响,应劫之人如今多已不存人世,化灰灰去了,更有不少道统,便在其中消隐,是修行之大恐怖。”

“更有传闻,千三大劫积累,即至未来之某日,许会衍化无量量劫,佛门又曰大寂灭,是有法为无法,有道为无道,至大劫之日,道统不存,人世沉沦,再无修行。”

“也是因此,每次千三大劫将至,时间修者不免忧心,如只是千三大劫,应劫之后,总有云销雨霁之日,然若衍化无量量劫,实难登渡。”

佛门对劫难之说,最有研究,经典之中,更是有着不少以劫为法的存在。

韦驮了解如此清楚,想来不乏这个原因。

在场中人,杨观燕与两个小徒弟,对此没有什么感想,不说三百年对于他们来说已经很长,只说他们的身份见识,对于所谓大劫,也难有什么体会。

至多就是见气氛凝重,受些感染罢了。

而苏游与了尘就不同,愈是接触修行,对于天地的理解就愈为深刻,能够领会到这种劫难的恐怖之处。

一时之间,苏游倒是不知说些什么是好。

相比起这所谓的千三大劫,俗世动乱,乃是魔教返潮,修行界风波,似乎也算不得什么了。

“苏居士也不必多想,千三大劫古已有之,前辈真仙悟出应劫之法,传至如今,除非无量量劫至,否则总有解决之法。况且你我修为尚低,还不到琢磨此事的时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