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一章 迎难而上(2/3)

家门被皇城司的兵士敲开,这些官员及家人子弟被带走,财物被查抄。

一夜间,京城中三千多人被捕,但这只是一部分,查奸缉盗还在继续,范围也扩大到了京畿与河北等曾被金军占领控制的地区。朝中也很成立了以御史台、刑部、及大理寺组成的‘肃奸院’,开始审理这些卖国贼。

很快,对城破负有主要责任的何粟、孙傅、王宗濋等人被罢免一切官职和封号,抄没家产,发配岭南编管;对王时雍、徐秉哲、吴幵、莫俦、胡思、王绍、王及之、颜博、余大均等左右卖国,逼太上皇,取皇太子,污辱六宫,公取嫔御,捕系宗室,盗窍禁中财物的官员罢免职务、封号,发配沙门岛,家产充公,子弟迁出京城不准参加科举录官。

而范琼则已谋反之罪依军法被处斩,陪着他的则是城中数百趁火打劫、杀伤人命的街头混混和乱兵。其余人等依罪行大小则被编入苦役营和那些被俘的金军一起承担起修路、架桥、筑城,挖矿等重建大宋造福百姓的‘重任’!

………

“以五人为伍,内推一人为伍;五伍二十五人为甲,别选一人为甲正;四甲一百人为前、后队,差队将正、副二人;五队五百人为部,差正、副部将二人;五部二千五百人为军,差正、副统制官二人。伍以承局节级或行中有武艺为众所推者充,甲正以十将节级有武艺为众所推者充,前、后队各差引队一人,选十将节级壮勇能率众入贼者充,押队一人,选十将、指挥使能部辖者充,正、副队将差副、校尉、小使臣充,正、副部将差大、小使臣以上有材武边功者充,统制官朝廷选差…”

虽已夜深,但是崇政殿中依然灯火通明,赵柽伏于案牍之间批阅奏表,这是他最厌恶的工作,但是现在也不得不为之。他轻声读着李纲的改造新军方案,看完后却是眉头直皱这实际上是个部队的编组初步方案,并没有解决实际问题,突破原有的禁锢,但是他也认识到原来的军事体系已经崩溃,没有了存在的必要。

赵柽之所以将自己的中兴军布置在京畿地区,正是他担心现在军事上的混乱状态,一旦弹压不住还得引起一场大乱,因此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解决军队的稳定问题。他在京中实施二次严打,就是先将朝中的投降派清除干净,净化社会环境,显示自己的雷霆手段,震慑那些怀有异心的人。

此时作为大宋的军队主力,大致上可以说有四支,第一支便是自己的中兴军;第二支是宗泽创建的东京留守司军;第三支是赵构带来的帅府军;第四支是陕西军。除上述的三大支军事力量外,还有很多支小部队,有的其实是溃兵散勇为基干的兵匪,其头目大抵是烧杀掳掠的罪魁祸首;有的原是民间武装,为了抗金,而接受宋廷的节制;也有的是一些官员临时拼凑的军队,用以保守本土,如此等等,情况各有不同。

不过想想也是这几年间,大宋全是战火绵延,兵荒马乱的年月,禁军是一败再败,终于修成正果了,实际上很难说有较为固定的军制。但现在整合全事力量,应对可能随时爆发的战争和国内的混乱情况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李纲也同意自己的看法,可现在给自己弄了个这么个东西,那不还是穿新鞋,走老路吗?

从宋建国后,这个国家迅速而果断地开始恢复分权制衡的官政府,并将这个国家交由官们去管治,官政府开始下意识地应对历史的变化所带来的挑战。他们实际上要解决的,几乎都是所有的人类明头一次遇到的问题:官政府如何与职业军队相处。

官们制定了历史上第一次接近于完善的职业军人制度,并且严格规定,军队与将领们,必须服从于官政府的领导。但是官们去似乎辜负了建国者的美意。帝国的官们迅速变得傲慢起来,并且滥用他们的领导权。在之后的一百年里,官们几乎没有人设法去提高职业军人的素质,反面把他们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