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二章 乱套啦(2/3)

!”萧察剌赶紧说道,这老头不容小视,他曾执掌南枢密院,在萧氏一族中素有威望,在西京也算是实力派之一。

“契丹建国二百余年,耶律氏和萧氏共掌国政,耶律为皇,萧氏为后已成定律!”萧显仆说道,“西京以谁为主那是耶律氏的家事,我们萧氏不易参与过甚,只需依制便可!”

“大人的意思是跳出圈外,避开争斗,而与他们各方联姻,不论是谁登基对我们都只有益处没有坏处,不会有损我们的萧氏的利益!”萧察剌再次向萧显仆确认道。

“不错,我们萧氏一族虽说是后族,但也曾执掌国柄!”萧显仆微笑着点点头。

堂上一下沉寂下来,众人都陷入沉思,契丹在还是原始部落时代便形成了耶律和萧氏互为通婚的原始婚姻形态,后来道契丹建国后,就沿袭了两姓之间的互婚制度,仍保持着原始婚姻遗不改,并延续至今。

辽代帝王娶后,尤其是娶原配妻子,只能在萧氏家族范围内选择。辽代的九位皇帝,除了世宗耶律阮两个皇后中的甄氏为汉人以外,皇后的位置一直在萧氏家族内传承。到了辽圣、兴、道宗时期,这种情况更是达到了巅峰,由于这三个皇帝的皇后均出自述律平父族萧陶瑰一家,故出现了“一门三后”的说法。

萧显仆的话让大家有了种柳暗花明的感觉。他说得不假,在大辽的历史上曾出现数次太后听政,权倾朝野的时代,也是萧氏最为光的时刻。现在大家一门心思想着自己当家作主,在此纷乱的局面下走进了死胡同,却忘了萧氏曾经的辉煌,既然同样可以掌权,又何必拘泥于形势呢!

“显仆之议很好,不仅可以摆脱我们陷入耶律氏的皇位之争,还可让我们萧氏地位稳固!”大老萧沛先表了态。

“大家如果没有异议,就依此行事!”萧察剌也跟着附议,众人中虽有人不甘,但此时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也就点了头。

“几位皇子的妃嫔都在逃亡中或被女真所俘,或是流散,即便是耶律余覩的妻妾也没了一个,我们正好可借机联姻,凡各房中有适龄未嫁之女皆可议婚!”萧沛拍板道。

“我有孙女未嫁,其贤良淑德可以进选!”

“我家有女儿今年十六,也算一个!”

“兄离世,寡嫂未嫁,正好参选!”

“我家还有两个妹妹未嫁,也可送选!”

“我的三女刚刚离婚,还未找到合适人家,正好择一良婿!”…

见计议已定,大家都纷纷推荐自己的女儿、孙女、妹子,也不管是死了丈夫的寡妇,还是离婚的二锅头,都抛了出来,大家都是亲戚关系自然有点乱,他家孙女可能就是耶律家几个小子的二表姨,那家的也许还得给他们叫声舅舅,这还是好的,差上三两辈的也不是没有!

这若是在中原敢这么搞,那就是啊,都是浸猪笼沉塘的料子,可在契丹人中这个却太正常了。他们的婚配形势还依然保留着原始婚制的痕迹。族内出现的表亲联姻、辈分混乱的各种情况,甥舅、甥姨、表姑侄婚配的现象可称普遍,丈夫死后,其妻由家族内的晚辈继娶之,甚至外孙女嫁外祖父的现象也有。

辽太祖阿保机与皇后述律平属于表兄妹结婚,他们的女儿质古公主,后来嫁给了述律平的弟弟萧室鲁,属于甥舅为婚。太宗耶律德光的皇后萧温,则是述律平的弟弟萧室鲁与耶律德光的姐姐质古公主所生的女儿,也是舅舅娶外甥女为妻,而萧温则既是述律平的外孙女,又是她的儿媳妇。道宗的女儿撒葛只下嫁萧霞抹,而道宗又娶萧霞抹的妹妹萧思坦为惠妃,这是岳父与女婿之妹的婚配。

这种接续婚、辈分不清等是最受汉族人非议的一种婚姻形态,但在契丹人眼里都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对于这种婚姻习俗不仅不以为耻,反而认为是一件正大光明的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