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百八十九章 内忧外患(2/3)

能够勉强吃饱穿暖,乐得清闲,二十多年来一直和金国的居民们也能和平共处相安无事。

但是在大宋北伐后金廷的一纸征调令终于彻底激怒了所有的契丹人,金国要求征调所有的契丹壮丁充当抵御宋朝进攻的主力军,自然会遭到契丹部落的强烈抵制。兀术的如意算盘打的很精明,但契丹人也不是傻子,自然不会轻易上当,但皇帝的命令又不能不听,于是契丹部落的首领们开始和负责征兵工作的女真人就征兵事宜进行谈判,当然他们反对征兵的理由不能说得太露骨,当然他们也有非常合理的理由。

契丹人以为他们十几年来一直辛辛苦苦地帮助金国皇帝镇守西北边境,与北方草原的蒙兀部落和宋军的关系一直非常紧张,如果把我们部落的青壮年全部征调到战场,那么只剩下部落的老弱儿童如何能抵御进攻呢?这样做等于把我们契丹人逼上绝路。所以请朝廷说明这里的实际情况,最好不要征调契丹部落的壮丁。

说实话,契丹人的这个理由也确实是个非常充分的理由,他们为了自己民族的生存,好话说尽,也就是希望金廷能够体谅他们的困难,不要从契丹部落征调壮丁或者说尽量少征壮丁。兀术自然清楚契丹人的苦处,但现在宋军步步紧逼,而本族人口虽有所恢复,却仍然难以满足需求。如果不向各族征调丁壮,那么等待金国的必然是灭亡;可如果强行对契丹部落进行征兵工作,很可能会彻底激怒契丹人,甚至会导致契丹再发动叛乱。

左右是死,兀术坚持征调各族壮丁,但两个帅府做法截然不同。右帅府的仆散忠义比较温和,他对契丹人的态度是既不答应也不反对,并暗自降低了标准,采用两丁抽一和三丁抽二的方案;而左帅府完颜亮却做到绝,将锦州周围的丁壮全部征用,从而引发了这一地区契丹人的愤怒,而撒离喝正是用契丹人这种心理成功的拉拢了各路契丹猛安,得以逃过完颜亮的算计。

被女真人充作炮灰的恐惧使被金国乒和迫害了三十多年的契丹成员们在这一瞬间将所有心中的怒火全部指向灭亡他们的金国。处于抵御宋军前沿的辽东契丹人首先起事,这是自辽国自灭亡以后契丹部族的首次大规模起兵。而他们的起兵就如同点燃了草原上的野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更何况是一群昔日勇猛无比的契丹人,在他们的影响下,各地的契丹部落纷纷响应。

整个辽东登时烽烟四起,契丹人攻州掠府,屠杀女真人,严重威胁到其在辽东地区的统治。而在如今的形势下,金国已经无力分兵镇压反叛,兀术只能再次收缩防线,放弃那些小的州县,向大城集中凭城固守,等待驱逐宋军后再做打算。可对于能否战胜宋军谁心中也没有底儿,一时间朝野上下悲观情绪蔓延,人心浮动,开始为自己的后路做打算。因为左相萧仲恭出使南朝发回几封信件后便无音讯,想是被南朝亢,便以右相完颜宗本升为尚书左相,张浩为右相,暂时协助太师兀术管理朝政。

内忧外患之下,金国应对南朝大规模的北伐乏力,除了被动防守已经没有什么好的主意。在宋朝持续不断的打压和收买下,昔日的盟友西夏和高丽都成了宋的属国,可以作为牵制力量的北方鞑靼人,几个大的部族或被灭族或被驱逐远避,而效忠金国的塔塔儿人又被自己玩儿死了,导致危难之时连个帮手都没有。

人心惶惶之下,向大宋求和的声音再起,此次挑头的是太宗吴乞买尚健在的五个儿子宗本、宗美、宗懿、宗哲和宗雅。他们称大金左、右两帅府兵败,兵力折损甚重,而契丹人又借机起事,朝廷已经无力应对,早日乞和尚能保存国脉,不若答应南朝提出的条件,割让辽阳府以南、鸭子河以西及辽东半岛的土地,向其称臣,缴纳岁币等条件。待其退兵后励精图治,训练精兵以图再起。

此议一提立刻在朝中引起极大的反响,也分化成为两派。以右相为首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