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485章 登陆(2/5)

神抖擞地全程主持了针对此项维和援助申请的安理会表决议程。鉴于英国人最近的表现,美国人开始果断给了弃权票,经过奎恩三次苦口婆心的游说,美国大使罗素最后改变立场终于投了赞同票。中国大使安秉臣因为身体不适未能出席这次决议,但他委托中国代表团秘书卫英代替自己投了赞同票。

桌面上的流程走完后,接下来联大武装指挥部的运作速度就快得多了。

一个星期不到的时间,进入英国领土武装维和的具体方案和战前准备全都完工。已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基地‘操’练了将近两月的联合**停止日常训练,开始派发武器装备和购买人身保险,联合**的官兵绝大多数都曾经是职业军人,最不济的也是常年勤战不辍的雇佣兵,这两个月的强化训练对他们来说差不多是在‘浪’费时间。听到有打仗的机会,每个人多少都有点兴奋。

联合**采用任务薪酬制,无论官兵基本收入都不高,每逢出战才有额外津贴,战斗结束回来后还有根据表现给予的丰厚奖金。排除钱的因素,部队里的大多数人并不惧怕战争,不愿打仗只想‘混’口饭吃的人早在报名考核时就被筛掉了。一千多人的联合**,也就是一个团的规模,一水儿的德制武器,士气还算高昂。

联合国秘书长、联大武装指挥部主席奎恩将这次维和行动的战场指挥权‘交’给了一个叫沙尔玛的印度籍中将。沙尔玛将军在联大诸国武官中人缘很好,据说在军事艺术方面也颇有造诣,曾经写过两本在印度国内被奉为军校经典教材的军事理论大作。

对于这些安排,一个月前才赶到约翰内斯堡赴任的辛旭完全没有任何意见。

他刚刚结束了海参崴战役的指挥工作,正乐得清闲一阵,调剂一下因为重负而疲惫不堪的身心。扫清东北地区‘露’军残部后,辛旭亲自起草拟定了针对西伯利亚地区的治安作战方略,林子风领队的针对堪察加彼得巴甫洛夫斯克的奔袭行动仅仅是这个庞大计划中的第一步。

那些日子里,他一个星期才睡二十小时,整个人瘦了差不多十五斤,两个眼眶始终套着忧郁的大黑圈。

所以,当辛旭接到联大武装指挥部的通知,委任他为这次维和行动的副司令,实质上的第三顺位指挥官时,他难得地松了一口气。

岛国不列颠,那是辛旭一直想去旅游的地方。

至于排在他前面的总司令沙尔玛将军,英籍副司令怀特上校,以及排在他后面的第四顺位指挥官,美国海军陆战队的菲利普斯中校,那些统统不是他最在乎的事情。

联合**搭乘捕鲸船向利物浦发动猝不及防的突袭,这是来自英国皇家伞兵团的怀特少校的主意。

利物浦港现在已经成了包括“自由不列颠”在内的各路暴‘乱’大军的补给基地,来自地中海和非洲北部的各种货轮源源不断地将武器和人员通过这个港口送入不列颠岛。

皇家海军根本无法拦截和检查所有通过大西洋驶向英伦三岛的商船,虽然有时候也能查获运送武器的违法船只,但大多数禁运物资仍然能通过满是窟窿的封锁线,最终顺利抵达利物浦。一些遭到皇家海军拦截的货船甚至会果断发动垂死反击,船上暴‘乱’分子的大口径机枪和单兵导弹给皇家海军战舰和舰载机造成了严重伤害。

英军战舰上的武器系统大多是用来对付堂堂正正的国战之敌,对于这种披着民船幌子,实则可能拥有反装甲火甚至‘精’确制导打击火力的敌人,总有挥舞菜刀砍马蜂的凌‘乱’感。虽然貌似稳占上风,但真动起手来格外吃力,不小心被马蜂叮上一口,那滋味也绝对不好受。

更何况,大西洋到北海之间正是欧洲海岸诸国的航运大动脉。每天通过英吉利海峡的商船至少有两百艘,皇家海军那点家底即使全撒上去也无论如何罩不住。从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