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123章 能源(2/3)

全一样的足肢战车,我们的防护能力和生存几率也会大幅上升。到时候,掌控一什的人就称为什长或十夫长,一佰的负责人叫佰长或百夫长,一仟的叫仟长或千夫长,这样又好记又好懂,不容易出错。”

辛旭的提议虽然被否决,但他仍然热心于这种理论上的建设:“古法编制也不错,但这里面还得有讲究啊。十只组成的一什最少也得配一只零号机体作为侦察尖兵和通讯枢纽吧,一佰我估计还得配上至少两辆运输车运送弹药和电池,仟级别以上怎么也该有卡鲁吧?等等,咱们没有弹药和油料补充的瓶颈,如果能带上变频转换器、真空电熔炉和移动生产线平台,一路上只要能找到发电站,那真就能打到哪里就走到哪里。”说完这话,包括他自己在内,帐篷里听到的人脸se全都变了。

安秉臣也被辛旭勾勒出的前景震住了,他这才意识到,卡鲁已经构筑了一个战斗机器人军团的基本框架系统。只要这个系统能保持金属和能源的供应,那就会不断输出各种型号的电磁动力本地机体,侦察机体、战斗机体、运输机体现在基本都全活了。等到电磁炮机体出现后,目前没有防空武器没有重火力的问题全都不复存在,弹丸以十几倍音速飞行,又拥有巨大物理撞击动能的电磁炮本身就兼具了轻武器和重武器的角se。

电磁炮弹本身也可以用价格便宜量又多来形容,真空电熔炉开机一个小时就能产出六千发5毫米高强度合金弹头,更何况二号机体的实战战术也不是泼水扫she式的浪费。jing确的火控瞄准系统完全能弥补面攻击武器的缺位,实在不够还可以用不限口径的电磁弹she滑轨来抛she各种常规炮弹。

战斗群规模扩大后真正需要关注的反而不是战斗武器系统,而是情报信息和后勤维护体系。零号机体和星网组成的信息网络有一个缺陷,那就是只有近程和超远程覆盖能力,从五公里到一百公里的中远程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盲区。在露西亚人的核导弹攻击中损失的五台二号机体表明,本地机体仍然无法抵御核弹攻击。因此从防御核攻击的角度来看,中远程的侦察预jing对机器人战斗集群来说尤为重要,只要能抢先发现来袭弹头,电磁炮的饱和攻击足以消除任何核弹头。

在后勤补给方面,只需补充电磁炮合金弹头和双极电池的二号机体肯定能创下需求最低的历史纪录,它们和人类战争史上那些极度窘迫的活人游击队当然没法比,但安秉臣敢拍着胸部保证,它们与任何一种机械战斗单位相比绝对是当之无愧的超级省心宝。

机器人战斗群的一切源自卡鲁,这神奇的机械jing灵,而卡鲁的能源问题却仍没有着落。

“智库,上次我们说到星塔的事,对不对?”

“建造星塔需要四千五百枚千万吨级的聚变物激活器,也就是核弹头。”

“但是,那应该是建造星塔所需的吧?现在整个智库系统的能源储备不足百分之四,这样的量能够支撑到星塔建造完毕吗?”

“不能。”

“你说过,无法生产本地型卡鲁,可一旦卡鲁失去动力瘫痪,所有本地机体,以及使用电磁动力的生产系统都会面临巨大危险。这种危险将使我们无法获得足够的聚变物激活器,甚至连自保都成问题。智库系统急需补充能量,有什么应急方案吗?”

“必须有足够聚变物激活器,才能将采集者送入恒星轨道获得补充。”智库柔和的声音掩盖不了令人乏味的事实。

沈莉打断安秉臣和智库的对话插了进来:“按照星塔计划,采集者将被送往太阳?”

“是。”

“采集者能够从太阳的聚变反应中吸取能量?”

“是。”

“采集者不会被上亿度的高温熔化?”

“不会,它将成为智库系统联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