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209章 我们投降(3/3)

代人都无法做到,但不是说没有效果就不值得去做。

相反,无论什么事,都必须有一个开拓者。

李征如今就扮演着这个角色,他是一个开荒者。

等待这批少年兵结业,他的军队就会迎来一批扫盲者。

李征甚至不无恶意的想象的到,这些在学校里面受够了老师鸟气的少年,给在军队中扫盲过程中,发泄出来多少的愤怒值。

今年想要大规模的将治下的孩童送入学校扫盲,应该是不太现实的事情了,连续几场战争红利极少的战争,已经令李征手中的钱粮已经开始有些吃紧了。

不过明年粮食收获之后,已经有了余粮的几个屯田所,应该可以尝试着推行适龄儿童的扫盲计划了。

有了钱粮,才有其他的可能。

虽然李征赋税收的少,但李征有的是手段,可以和平而且不引起任何民怨的情况下,将农民手中的余粮给聚集在手中。

后世社会中,有无数的经济手段可以从农民手中将粮食收集过来,而且还是双方都受益的模式。

单靠掠夺发展,那必然是死路一条,稳定的钱粮根据地才是正途。

领地的开发,是重新分蛋糕的过程。这个过程当中必然会有人有损失,这个被迫损失的对象,李征选择的是寡头。

当然这个过程可能会很慢,但目标必须是明确的。

扫盲只是第一步,当大部分人都能通过识字而开拓了眼界,缙绅们在地方上的话语权就必然会被动摇,而当官方能够通过舆论将大多数人带动起来,缙绅的毁灭便是顺理成章的了。

当然,若是形势逼到了那一步,学习太祖当然用最激烈的手段收拾这个阶层,也不是完全没可能之事。

不过无论如何去做,人才的储备都是第一位的。

禁止转码、禁止模式,下面内容隐藏,请退出模式!

李征并不象面前的李开莫那般,想的是荣华富贵和家天下。并不是不想,而是这个想法太疯狂了,目前的他还没有膨胀的资格。

他心中还隐隐有一个坚持,那便是既然他来到这个时代,又有后世的记忆,那就必须为这个时代做些什么,才不负这穿越一场。

太祖当时若是没有那么多志同道合的战友,也根本不可能将各地地主劣绅们连根拔起。

高平县小学只是李征一个试点,以少年人为试验田,检验新学的成果,一旦这种理念可以施行,那就会慢慢推扩各地。

若是泽潞二州之地的新生代,完全认可了新学,李征就能培养出一批与自己理念相同的同道,一起改变这个世界。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