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三零章 陛见(2/3)

这样的女子吗?他对此持怀疑的态度。不是他小看了自己儿子,而是这个房家的千金实在太不简单……

每次次翻看永宁写的传奇故事、游记散文,甚至诗词小曲,他都会忍不住暗自庆幸,幸好这女孩儿是房玄龄家的闺女,好歹家教在那里放着,又有房玄龄那样一个谨小慎微的父亲在,他才算是能放心一些,若是换了别家千金……李世民还真有些的自己儿子会被一个女人给拿捏住,做出什么危害江山社稷的蠢事来

“朕看过你写的那些游记,很不错”李世民从座位上站了起来,绕过书案,在永宁面前负着手,来回地踱着步,貌似悠闲地说道:“据说这几年,你倒是去过不少的地方……捡些你印象深刻的,说与朕听听”

永宁一愣,看着再度坐回了位置上去的李世民,虽然有些不明白他为什么突然提起这个话题,但还是很快地在脑子里整理好语言,然后很生动地描述起了她经历过的一些地方人事。

李世民似乎兴致颇佳,听得聚精会神,还时不时地问些问题与永宁互动一下←的举动,倒让永宁越发地看不明白,言辞间也更谨慎了起来。

这精力一集中,时间便过得飞快∑乎只是一折的工夫,一个时辰便过去了±宁的话堪堪告一段落,便有小太监低眉顺眼地提醒李世民到了召见臣躬的时间。

永宁正想顺势告退,谁知李世民居然只是挥了挥手将那小太监撵了出去,然后沉吟了一下,突然问道:“听说,你与晋王见过面了?”

“是”永宁知道这事是瞒不住的,索性便不加掩饰地说道:“小道到洛阳的第二日,在家父的官舍之中遇到了晋王殿下……”

“听说,你原定今日便要起程离开洛阳?”李世民再度问道,比起李治来,他似乎从来都没有弄懂过眼前这个少女的心思。

“是”永宁面带微笑,目光中透着向往地说道:“虽然这些年小道去过不少地方,可是却仍有不少想去而未去过的所在,这条路小道会继续走下去,因为心之所向,所以便不觉得辛苦,甚至是乐在其中……”

李世民愣愣地看着永宁,她因为提起“心之所向”而面带荣光,似乎这样云游在外的生活,真的是她一直以来所期盼的。李世民非常的不能理解,他一直以为永宁也是喜欢李治的,可是他偏偏从永宁的言谈之间,感觉不到这一点……李世民的脸色缓缓地沉了下来,问道:“这是你的‘心之所向’,那么朕的九郎,于你又是什么?”

永宁没想到李世民会突然问出这么尖锐的问题,一时之间居然愣在那里说不出话出。李世民冷着脸沉沉地看着她,全身的气势尽皆压在了永宁身上。

好一会儿,永宁才苦笑着叹了口气,目光移到了木格子窗上,轻声低语般地说道:“曾经晋王殿下出现在我对人生的规划上过,只是,如今我已经明白,我能规划的只有自己的人生,甚至有时候连我自己都不是能由着自己做主的,更遑论他人……在我入道那一日起,晋王殿下与我已经是两个世界,他是我不敢想,也不能想的人……”

永宁说这番话的时候,特意没有再用“小道”这个自称,这些话本不是她这样一个已经出家的道姑该说的,可是李世民的逼迫在前,又由不得她缄默↓抬头看着一脸沉思状的李世民,深深地吸了口气,抿了抿唇,很认真地说道:“有消,才会绝望……五年前的事已经教会我,不要轻易对任何人、任何事寄予消……我还年轻,受得起伤,可是家父、家母已日渐老迈,不能承欢二老膝下已经是我这为人女的不孝之过,如今万不能再为这儿女私情之事,牵累家中……求陛下垂怜”说着,永宁垂首跪了下来,一副任凭李世民发落的架式。

对于当年永宁入道之事,李世民心中对房玄龄、对房家其实多少都有些愧疚之意的∫不说李治自己中意永宁,就是李世民也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