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988章 恐怖如斯.jpg(2/3)


只不过不是巡航主机,而是发电辅机。

“闻总。”

对方探过头来:

“你们研发的这项技术,有没有可能用在内燃机的进气整流上?”

闻学友只好把注意力从阎忠诚身上短暂挪开:

“理论上当然没问题,但我记得内燃机并不像燃气轮机那样依赖气流特性,只要保证足够的进气量就可以了吧……”

“通常来说当然是这样,但如果是安装了相继增压系统的柴油机,在有些特殊情况下还是要对气流做出一些调整,只是不需要像你们搞汽轮机的那么精确……”

“……”

就在两个人讨论问题的时候,阎忠诚也已经站到了讲台上。

刚刚略显嘈杂的会议室随之重新安静下来。

“刚刚听过闻学友闻总的介绍,对于我来说也算是受益匪浅……”

一段简短的开场白之后,阎忠诚直接对闻学友来了一番吹捧。

只不过,在后者看来,这段吹捧里似乎多少带着点阴阳怪气,乃至于幸灾乐祸的意思。

这让他不由得皱了皱眉头。

内心的不安也变得愈发强烈起来。

“相比于已经非常成熟,甚至经过装舰试航的25000,我们的300对于负责动力系统研发的各位同行们来说应该算是新面孔了。”

阎忠诚一开始的语气中带着些许笑意,但说到这里马上话锋一转:

“不过,单从性能指标上来看,海军方面的同志反而有可能觉得有点熟悉……”

他说着把翻到了第二页。

上来就是一张颇为详细的性能数据表。

内容自然就是之前常浩南说过的那些。

300此时还没正式进入研发阶段,自然不可能有像是功率-转速曲线这样细节的内容。

不过,就当前的情况来说,倒也已经足够用了。

几乎是放出表格的同时,会场内就传出了几阵惊呼声。

并不是因为功率和效率之类的基础数据——

虽然这些数据同样耀眼,但当年常浩南在航空动力集团成立的时候就已经画过饼了。

属于大家早就有心理准备的部分。

关键是这一型号的特征。

尺寸、重量,箱装式设计,以及部分模块化的思路。

虽然连外行都能一眼看出,300和核心机在结构上跟39天差地别,并没有任何技术血统上的联系。

但对于安装、使用和维护来说,确实很能看出2500的影子。

这也是前些天常浩南给出的建议——

对于华夏海军来说,2500作为舰用动力是无可争议的白月光。

如果不是获取渠道被锁死,大概率根本不会有后面25000的事情。

而300虽然不是2500,但却可以全方位对标,甚至在关键指标上超过刚刚装舰的2500+。

即便从情怀角度出发,也有着足够的杀伤力。

故意停顿了一会之后,阎忠诚继续放大招:

“各位同志应该清楚,由我所抓总负责设计的涡扇10,已经在歼10和歼11两个型号上装机服役,并在年初正式通过了生产定型,从立项开始计算,只花了不到五年时间,因此,实际上无需过度担忧300的研发周期……”

“目前052型驱逐舰的前两艘已经接近下水,但就我所知,还并没有明确的后续舰建造计划,从时间表来看,300完全能够赶上后续舰,乃至后续型号的进度……”

对于海军来说,这段话绝对称得上杀伤力十足——

华夏航空兵装备这些年推陈出新的速度,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