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365章 食鱼帖(2/3)

逸而不狂怪,笔墨精彩动人,运转灵活,提按得当,公认怀素草书有“惊蛇走虺、骤雨狂风”之势。

怀素的老友茶圣陆羽也称赞他“草书古势多矣”。

黄望麟看到许纯良停步,知道是这幅《食鱼帖》吸引了他的注意力,这幅《食鱼帖》可以说是他的镇馆之宝之一。

黄望麟故意道:“伱觉得我这幅《食鱼帖》如何?”

许纯良道:“恕我直言,并非原作,应该是宋代摹本。”

溥建心中暗叹,这厮真是那句话不中听说那句话,人家的镇馆之宝,你说是摹本?也就是黄三爷脾气好,换成别人找让保安把他们俩轰出去了。

黄望麟并未生气,继续道:“何以见得呢?”

许纯良道:“怀素草书,笔法瘦劲,飞动自然,如骤雨旋风,随手万变。书法率意颠逸,千变万化,法度具备,不过到了晚年,他的风格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渐从激越飞扬趋于稳健安雅,运笔结体尤多内蕴,这幅字是他晚年的作品,但是运笔的风格和气势却更像他年轻的时候,我看这幅字的真正作者年龄应该不超过二十岁。”

黄望麟道:“单从这方面你就能断定为摹本?”

许纯良道:“您仔细看,可以发现笔划稍嫌滞涩,枯笔中见有徐徐补描之迹,应是半临半摹之本,但勾摹技巧极其高超,结体笔划保持怀素书法的面目。”

黄望麟暗暗心惊这年轻人见识非凡啊,这幅字就是唐代摹本,就高古作品而言,早期摹本与真迹有同等重要的学术价值。

即便是摹本,现在如果拿去拍卖,其市场价格也不应低于五千万。

黄望麟道:“想不到你年纪轻轻对书法收藏竟有如此研究。”

许纯良心中暗笑,别的他不好评论,就说麟正堂收藏的这幅《食鱼帖》,就是他十七岁的时候临摹的,他看别人的字可能会看错,自己的字岂能看不出来?想不到穿越来到当今时代,居然还能遇到自己旧时习作,一时间心中百感交集。

来到会客室,黄望麟亲自给他们倒茶,会客室墙壁上挂满前来参观嘉宾的照片、题字。

许纯良从照片墙上找到了不少的名人,这其中居然有仁和堂的创始人周仁和,许纯良望着这个欺世盗名的老家伙,心中非常不爽,等他这次从京城回去,一定要把仁和堂的事情好好算算。

会客室内还放着一张大大的书案,这是方便前来的嘉宾题字绘画之用。

黄望麟道:“许先生,刚才听你对书法见解颇深,不知是否抽闲赐字。”

溥建听黄望麟称呼许纯良为许先生,足见对他的重视,反正自己是没有这样的待遇。

许纯良微笑道:“三爷客气了,您叫我名字,叫我小许都行。”他也没有推辞,直接来到书案前,选了一张宣纸。

黄望麟这里笔墨纸砚都是上品,许纯良自行研墨,研墨的过程也是进入状态的过程。

黄望麟看到许纯良舒缓的动作,仿若已经独自进入了一个忘我无他的世界,心中更是惊讶,如此年轻,怎会做到如此超然物外的心境?

许纯良捻起羊毫,调整呼吸,饱蘸浓墨之后奋笔疾书。

黄望麟只看了开头的老字,就知道许纯良写得是《食鱼帖》,八行五十六个字一气呵成,两名旁观者呼吸心跳的节奏都随着许纯良一笔一划而忽快忽慢,当许纯良写完最后一个白字的时候,两人呼吸为之一畅,一时间酣畅淋漓通体舒泰。

溥建随之打了一个如同尿颤般的激灵,他意识到自己这个书法的门外汉竟然被许纯良的书法爽到了,溥建虽然说不出三二一,但是这种来自下半身的感觉错不了。

黄望麟现在总算明白了,为什么许纯良一眼就能看出他收藏的《食鱼帖》是摹本,人家是真有水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