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卷 南方 第八十九章 风云(5)(2/3)

身份,干涉朝局,左右大势,也并非不可能。

现在这几个,都是复社的中坚份子,在江南一带十分的有名,同时,因为他们的名声和家世,也使得他们能和史可法这样的朝廷大员交结,其中有两三人还是史可法的幕僚,只是这一次因为对史可法的任务和去向十分不满,所以并不曾一起跟随出来。

“咦?”听到叫声,史可法在轿中跺了跺脚,轿身一震,便是已经稳稳当当的停了下来。

“原来是冒世兄,还有尔公、曼公……怎么,今日又一起来为难学生了?”

史可法的面容十分平静,挨个招呼,并没有显露出与往常太大的不同出来。不过,毕竟嗓音也是颤抖的,显露出主人现在的心境并不平和,相反,也是十分的激动。

在前一阵子,他才和马士英在浦口商议妥当,已经叫礼部预备去广西接桂王来南京的大驾……结果却是马士英一转身就把自己给卖了!

现在四镇和马士英一起,加上凤阳镇守太监卢九德,还有南京镇守太监韩赞周的力量,还有操江勋臣刘孔昭反水,公然支持马士英入阁……大势已去,东林党自然也只能接受事实,到现在,这场大事弄的灰头土脸,潞王监国失败,桂王也失败,反而最不想支持的福王入主已经成了板上钉钉之势,一想到自己写给马士英的书信,白纸黑字写着福王七不可立……当然,那是东林党诸人的一致说法,不过是自己亲笔书写,这么一封信在政敌手中,而以马士英的性格,又怎么会不拿给福王看?

如此,先机全失,自己之前曾经亲口说过,立帝王,但实权尽在内阁的算盘显然也会落空,因为中枢必定不会完全被自己和东林一脉掌握,最少,马士英将会入阁,此人十分难缠,朝野间也有很多人支持他……如此一来,史可法对未来前途也是心怀郁郁,感觉十分的灰暗。

“史公此行,学生等切不以为然!”

“四镇跋扈,史公如此依顺,岂不是开藩镇干预大政的先例?”

“大事尚有可为,史公可以召集会议,且看公议如何,再前往淮安不迟!”

这些赶过来的,都是东林复社中的干将,十分有名的青年才俊。比如方以智和冒襄,都是吴中名士,是赫赫有名的官宦世家出身,在复社中的力量很强,在普通的社员之中,有强大的号召力。

复社在苏州虎丘按时召集社友大会,到时候,全江南的名士和才子都会齐集苏州,是江南的一大盛事,下到秀才,上到正式的朝廷官员,到时候都是普通的社友,而眼前这几个,却是能在复社中能呼风唤雨的人物,就算是史可法,也对他们是十分重视,并不因为他们的生员身份而小觑他们。

听着众人的话,史可法的神色还是淡淡的……这些青年人,追欢买笑和写诗论词的时间太多,当然,他们也十分关切国事,不过,能沉下心来,仔细思索的时候还是太少了啊……

“诸君不必再说,此事已经有了定论,不可再行更移。”

见众人不以为然,史可法又用十分诚挚的口吻向众人道:“大敌当前,吾辈当和衷共济,以国事为重。无论如何,福王监国已经是不可移之事实,吾辈当奉以为主,凡事戮力并行,以大明中兴为要务,诸位,听学生一语,此事就不必再生事端了。”

虽然众人对他的话并不十分心服,但心里也是知道,史可法所说的确实是事实。现在不仅是四镇和地方督抚,还有太监们都拥立福王,地方上也有不少生员士绅心向福王,比如扬州的郑元勋等著名士绅,就是以伦序为主,主张福王最当立。而东林这边,一听说大势已定,前些天两至南京,为立潞王造势的钱谦益最先反水,现在已经以削籍侍郎的身份赶往龙江关,还有很多大臣和他一起前往……大势如此,史可法先前不能断然做主,现在叫他出头反对,也自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