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卷 南方 第三百四十二章 决胜(17)(2/3)

露出一丝一毫的不满。

“回王爷,在流贼那边,他是好汉。所以就算是好汉,也是罪不容诛,十分该死。”

想了半天,洪承畴也只能这般回羌

听了他的话,阿济格微微一笑,道:“既然是好汉,要是俘了他,就留下他的性命。闯营之中,除了李自成和刘宗敏必杀不饶,别的将领要是能打仗的好汉,本王就饶了他的性命,叫他替我效命也好,不降的放回去养老也算了。倒是老洪,你是明朝大官,地方有威望,打完这一仗,本王打算教你带本部兵,前去弹压晋北一带……晋北大军已经南下,地方空虚,万一出了事,那也是了不得的大展翅水印事。”

倒是真想不到,阿济格是这样的回答,一时间,洪承畴真是哭笑不得,不知道说什么是好了。

见他如此,阿济格十分得意的笑了一笑。他倒未必是有什么良善之心,只是成心恶心一下这正儿八经的汉人官员,心里感觉十分痛快,舒服。对洪承畴,他一心的提防和戒备,十分的不欢喜,但在进军途中,洪某人对山川地理和顺军情形的了解又使他离不得此人,这种矛盾的心理,令得阿济格对洪承畴又是忌惮,又是防备,这一次决战过后,他就决定不继续带洪承畴西进南下了,按照计划,他会一直追击顺军,直下西安,甚至是荆襄一带。

那个地方是汉人多的地方,把洪承畴这样厉害的汉人带到那里,实在是不大妥当。阿济格已经决定,就把洪承畴留在山西一带领兵戒备,名义上好听,其实是准备投置闲散了。

上头亲贵们的忌惮洪承畴也是心知肚明,此时阿济格的防备和猜忌这么明显,洪承畴哪里还需多想?若是换了以前,他一定大为害怕,会忧思难解。因为他已经投降,清朝如果也容身不得,这一生一世难过就算了,将来再留下臭名,那就实在太不值得。

不过他现在心中已经有了计较,有了办法。他已经看出来,满清颁剃发令后,加上西北战事陷入这般的苦战,山东的惨败等等,原本顺利得天下之势已经被破坏,而崇祯在南京,太展翅水印子殿下在江淮已经经营出一片新天地,自己在山西一带勒兵待势,大势一成,重新反正,纵不能复得高官厚爵,但优游回乡,重新蓄发,到时候,自是比现在这样身着胡服,头顶四周剃的光光,只在中间留一小辫这样的丑态要强的多。

要强过百倍!

想到将来,洪承畴简直是心花怒放,乐不可支。

现在清方对他的排挤简直就是将来的护身符……瞧吧,鞑展翅水印子从来没有把我当自己人,当日也是迫不得已,只是等机会罢了!

与他相同心思的降官,也是越来越多。他洪某人永远是弄潮儿,一定是站在最正确最容易得到胜稍的那一方!

“是,下官听从王爷吩咐!”

洪承畴微笑,躬身,长揖,潇洒起身,一点看不出沮丧的模样。这种反应,抖是教一心要瞧热闹的阿济格十分意外。

当然,他也元心深究洪承畴,抬望眼,看的就是战场上的变化。

两白旗的一些精锐南下了,他们和桑本的几支兵马会合后,把刘芳亮打的节节后退。那个白马银枪的身影,在溃败的人群中特别的显眼,有好几次,阿济格都看到部下把刘芳亮和他的亲军团团围住了,但对方一杆银枪却是特别的犀利毒辣,一枪出去,就是一条人命,银枪翻飞,清军根本挡不住他的去路,围的再密,最终也是被突破。

看到刘芳亮带着部下慢慢收拢,徐徐而退,而且又重新掌旗,击鼓,激励军心预备再战,饶是阿济格十分骄横傲慢,此时也不得不承认,闯军中有善战的将军,而且论起坚韧战意来,也是超过他以往的所有对手。

南边的战场是如此,北边的李友和袁宗第等人也不好对付,大股大股的闯军数千人为一阵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