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卷 南方 第二百七十八章 会战(14)(2/3)

香料,在熏笼里一燃烧起来,整个宫殿都异香扑鼻。

现在这个时候可没有办法弄这些讲究,前几个月是穷的底儿掉,现在南京方面也开始试收厘金,纳捐也上了轨道。

虽然还没有正式的财政报告出来,朱慈*打算派一批财税人才和廉政司的人过去立帐查帐,不过,最少还要再过半年。

费迪南为首,传教士和〖中〗国帐hu子为辅助,淮安这边招了最少三百个学徒,这还只是第一步的计划。

每个学徒除了吃饭住宿不要钱,每个月还能领三两银子,年节时还有肉食布匹下发。就是这样,原本计划招六百人,勉强凑起了一半人来。

没法子,江北这一年情况转好,很多百姓宁愿少吃一口,再辛苦一点,仍然是叫孩子读正经的儒学,预备考秀才。

除非是那棒小孩特别淘气,或是愚笨不堪,只打算学几个字当学徒,不是睁眼瞎就罢了的那种,才会应募到财税学校来学算木和统计。



但这样的话,入学考试又很可能通不过。

总之是一件很头疼的事。

观念不转变,很多事就不是想当然便可以搞的起来。

朱慈恨自己人手还紧张,只能拖,最快也得过半年,才能把人派到南边去。

在此之前,恐怕会有一段时间的财政混乱,可能会有不少人中饱。

暂且也由得他们,反正将来都得吐出来。

不过就算有人中饱,预计交上来时也会是朝野都难想象的天文数字。

钱多了,宫中上下就自然而然的会动异样心思。太监就这样,不乏好人,眼前这个就算一个。但十之八九,仍然是yin微下贱无耻小人多一些。

毕竟身体有残疾,想他们真的成井丈夫,确实难了点。

一听朱慈恨说起,王承恩也是闻弦歌而知雅意,当下便点头道:“奴婢省得!皇爷的心没有变,在位十七年,眼看就是崇祯十八年了,打从为信王时起就节俭,没道理现在就想豪侈不是?只要皇爷心不变,那就一切照旧。”

对方如此省事,朱慈恨也是十分欣慰。

只是他的宗旨是不与太监说政务,说起宫中的事已经逾制,更多的话便不必说了。

当下便是笑问道:“母后可安好?袁贵妃安好否?诸王皇弟们如何,功课可有进益了?我在外,只能托大伴带回问候去了。”

“自是都好,奴婢此次来,皇后托奴婢带了一些东西来,并说天气寒冷,请小爷要善自珍重。袁贵妃也是这般说,并且叫奴婢带了些吃食用具来。诸王殿下都好,问小爷安。两位公主也都好,问着小爷安好,并问,年底了,小爷要不要回去?”

王承恩说了半天,最后一句,朱慈恨便是一征。

军国大事不是儿戏,前方这里还在交战,虽然最ji烈的骑兵战在十月底大致停了下来,不过沿黄河两岸,河南到山东一带的敌情都很紧张,现在这个时候,怎么会有叫他回去的话?

不要说是公主无知的话语,若非崇祯同意,公主说什么不该说的,王承恩这个精细人可不会漏出半个字。

朱慈恨有点发征的时候,王承恩又向在下首的陈名夏笑道:“连番大捷,斩首甚众,皇上十分高兴。现在旨意没下,不过也能先向陈大人透个底。李老大人加太傅,司马孙大人加太保,陈大人加兵部尚书,太子太傅!”

报捷文书不停报上去,封赏是意料中事,不过封赏之厚,连朱慈恨也有点吃惊。

李邦华资格够了,加个太傅不希奇。不过孙传庭一下子就加到太保,这个以前的武官顶级的封赏可不是容易得的,以文官加太保,本朝可并不多见。

再加上陈名夏加兵部尚书,加授太子三师之一的太子太傅,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