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二卷 南方 第二百六十章 序幕(6)(2/3)

无死意,一条长江根本就挡不住野心勃勃的敌人。

现在的泗州仍然不可以指望一条淮河可以挥多大的作用,而刘良佐的部曲不论是实力还是战斗意志,士气,军纪,没有一条能提的起来。

各人原本就是担忧,听了郭叔华的话,自然也就对泗州方向忧心忡忡了。

而且泗州到整个淮北都是行营战略方面的短板,黄得功虽然个人武勇,部下也很有一些精锐,论起整体战略也就和刘良佐差不多,只是主将的战斗意志稍强一些罢了。

比起高杰和刘泽清部,这两镇的实力都要弱上不少。

现在黄得功被调至太平府一带驻防,警备上游,原本就很吃力,朱慈恨顾不得黄得功不肯依附的旧恶,还是请兵部和户部优先给黄得补给人力和甲胃,充实强加黄部的实力。



预计在半年之后,黄得功部能分担相当的压力,在沿线上游会建立很多饷械充足的驻防营,九江、庐州、芜湖等地都将立镇,分协,在充足的财力和物力之下,江防将会得到前所未有的充实。

当然,这还需要时间。

“参谋司有什么具体的计划没有?”

一想到现在瞬息万变的敌情,陈名夏的心情也变的沉重起来。清江这里一切顺利,如果再有一年时间,不,只要半年,他觉得事情就会有决定xing的变化!

新军已经基本训练成型,骑兵三营已经全部出击,炮营动员也在计划之中,步军营每天在昼夜不停的训练。

最多一个月,新军就可以全部宣告练兵结束了。

到十一月时,这就是练了差不多整整半年的新军!

这是和以前陈名夏等人认知之中完全不同的训练方法,完全不同的伙食标准,完全不同的薪傣水平,还有完全不同的荣誉感所锤炼,培养出来的军队。

何等可怕的一支军队!

每天是间隙不断的体能和队列讪练,在军棍和皮鞭加上孜孜不倦的军法官的督促之下,在魏岳等有经验的将领的统领之下,新军几乎每隔几天就会生一次脱胎换骨的变化。

四万余战兵的平虏军已经训练完成,只要再过一年,召集的续备兵再练出十万大军亦非难事。陈名夏虽不懂军事,但一支军队的强弱好歹还能看的出来。

就眼前这四万平虏军,就是把明朝现在所有的军镇都拉过来,恐怕也未必能打的过。

时间,所需要的就是时间!

因着此点,陈名夏对孙传庭和张煌言都极为不满。

皇太子可能有他的考虑,但为臣子者,应该为君上建议一条最稳妥和最保险的道路来走,而不是孤掷一注的冒险。

皇太子殿下是不需要冒险的,现在皇太子的政治声望已经无可比拟,在很多人心中早就高过了崇祯皇帝。

皇帝毕竟都是太子从京师救出来的,如果现在南京城中没有皇帝或太子在,不难想象,眼下的大明是何等情形。

现在的情形,只要皇太子打赢一次漂亮的防守战,稍挫东虏南下的野心,朝野之间的声望就会再上一层,达到狂热而不可动摇的地步。

到那时候,就算有人想对太子殿下不利,有人想在皇位之中搅和,就算最恶劣的情况生,皇帝对太子有严重的不满但那已经迟了。

那时候太子的地位就相同于玄武门之变后的李世民,哪怕高祖再不情愿,唯一的做法,也就是禅位而已!

现在主动出击,吸引清军主力南下,在陈名夏看来是没有必要,并且十分不智的。

“参谋司的计划…是太子殿下亲自带着全司上下拟定,在下达执行之前是绝不能泄lu。”

郭叔华脸上是很诚恳的笑容,抛开话语中的坚定不可移的话意,笑容看起来还十分的漂亮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