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六十六章(1/2)

然而科举考试毕竟是朝廷主办,每次进行三年,从乡镇到大殿,得一步步走稳了,否则稍微有个错失,那便是前功尽弃。毕竟人生能有几个三年?而这《明鉴实录》则是当年先皇在世时,由先皇找人写出来的,里面包含了先皇当年带兵打天下的筚路蓝缕、以及他认为的治国之道、还有他那时候在打天下过程中写的一些诗。

科举考试题目虽然每次都是新出的,但唯一这《明鉴实录》却是固定的,早年先皇在世时,还会让人大量印刷,让大家都知道他的丰功伟绩。后来叶莫澜当了皇帝,将青越国打造成一个安稳的盛世强国,既然国家强盛、物质充裕,他便心血来潮想要修书—知道修书是一件耗时耗力耗钱的事,但凡国力稍微衰弱一点,便是完成不了的,而青越国是有这个能力的。

于是叶莫澜派人收回了市面上所有的《明鉴实录》,还专门设立了一个部门,名字特别简单霸气,叫做修书院。本来叶莫澜最先是想让柳鹏云来欠负责此事,但那时丞相府和将军府作为他的左膀右臂,得时刻在他身边,于是他专门重新招募了很多人,给他们发俸禄,让他们一心一意的修书。

刚开始的时候,叶莫澜还特别看重这事,经偿修书院逛逛,对那些修书的人也特别好,怕他们缺东少西的,让人专门负责为他们添置各种东西。

但青越国那时候虽然国力强盛,边远地区却并不算多么安稳,时常都有一些小战事,那些小打小闹其实也翻不起什么大浪来,但毕竟属于一种挑衅←一个头两个大,便顾不得修书这块,将修书的事情全部交给了修书院,又让专人去监管←则先去解决其他事情。

这么一来,书是收回来了,但是科举考试却照旧,《明鉴实录》被列为科举考试的重要书籍之一,那可是先皇亲口说的,就算是叶莫澜,也不能打他爹的脸。

这就苦了那些书生们,民间又没有,皇宫又不发,真是难的不能再难了。

等叶莫澜解决完了其他事情,才发现有这么个难题出现了,可是修书的话已经放了出去,皇帝是金口玉言,他想了半天,找了个借口对外说,为了更加精确的选拔朝廷需要的人才,所以以后《明鉴实录》不会往外流传,但考试却还是要考的。

慕容酒刚知道这事的时候,直直摇头吐槽,没想到叶莫离他哥这么坑♀就好比你考试的时候,老师跟你说,考试会考《唐诗三百首》,不仅是要考诗词内容,还得让你给解析出来,但是具体是哪三百首不告诉你,你自己就瞎琢磨吧。

更何况《明鉴实录》几乎都是先皇的心得随笔,鬼才知道他当时打仗的路上到底想了什么,又写了什么。

不过倒是听说每次科举考试,还真有一些人考的特别好,也不知道他们到底是提前看了书,还是说猜中了◆是全凭自己的理解去写出来,那也真的是特别厉害。

冯雪的话一出,在场不少人都有些惊讶,其中不乏有些书生,《明鉴实录》是他们考试的一大难题,如果得到了,那便是减轻了一半的压力。

冯雪顿了顿,看大家在喧嚣之后逐渐安静下来,继续说道,“起拍价,20两白银。”

慕容酒一愣,这价格比她预想中的低很多啊,她以为就这地方的气势,估计什么都得多少黄金起价了▲嘉轩看出了她的疑惑,笑道,“我那会没说,这里还有一点很受欢迎,那就是,百姓咬咬牙也是可以在这里买到好东西的。价格低的也有,但价格高的也不少。”

这个价格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可能有点高,毕竟街边吃碗面也才几文钱,但对于那些正需要此书的人来说,并不算高价,可以说是良心大酬宾的价格了。

冯雪的话一出,下面便吵吵起来,价格不断提高,最后的成交价竟然到了100两白银,也就相当于是10两黄金♀个价格对于一本书来说,算是很高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