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367章 236 暂时盟友(2/6)

获皇帝信任。

但这可是用很大的代价完成的。裁汰三个朝廷部门,不知道影响了多少官员的利益。那些人现在干不过王瓒,因此只能是忍气吞声。但以后谁知道他们会怎么报复?

正所谓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

阻人仕途,比断人财路更严重。多少人因为这一次的变化,会影响他们的仕途。如果这些人当中谁以后要是发达了,必然不会忘记这一次的事情。

但没有办法。

王瓒只能是这么做。当时的王瓒需要稳住阵脚,要不然自己的位置都岌岌可危,哪里能够想太多。

因此王瓒对于费宏是非常忌惮。

虽然只是简单的交手,但王瓒就知道自己是被费宏套路了。但自己明明知道是套路,明明知道是费宏设下的陷阱,但只能是跟着走。可是就这么简单的套路,王瓒就明白,在政治手腕上自己根本不是人家费宏的对手。

现在费宏突然问自己还有什么其他想法,王瓒不得不警惕。

“思献兄,等裁汰了朝廷部门之后,你可知道皇上下一步的想法?”

“那个太遥远。”

“一点都不远。裁汰朝廷部门,其实根本不需要多少时间。皇上下一步要整理的是南京六部。”

“南京六部?”

王瓒忍不住惊呼。

很快明白自己失态了。

但王瓒是真的非常惊讶。皇帝裁汰朝廷部门,已经是前所未有的大事情。甚至有不少读书人“呼天喊地”,认为皇帝在更改祖制。各种劝谏皇帝的奏折是如雪片一样的来到皇帝跟前。

祖制不可改。

大明朝的读书人有时候看起来很是保守。

这个也和朱元璋制定的“皇明祖训”有关系。朱元璋制定“皇明祖训”之后,让后世的皇帝,天天学习“皇明祖训”,就是让后世的皇帝不要更改祖制。其实朱元璋也是好心。

朱元璋自己就是开国皇帝,也可以说是一代雄君。

在朱元璋看来,他要敦促后代,不能让自己的后代跟前面的朝代一样,一代不如一代。所以他写了“皇明祖训”,要求后代皇帝天天读、年年读。一定要按照“皇明祖训”的要求行事,那么就不会出现昏君,大明朝就不会没落。

可惜后世皇帝再怎么读“皇明祖训”,大明朝该没落还是没落,皇帝该是昏庸,还是昏庸。

可是相反读书人天天读“皇明祖训”,牢牢记住了“皇明祖训”。然后用这个,天天劝谏皇帝,做一个好皇帝。只要违反“皇明祖训”,就会批评皇帝。同时也成为了维护祖制的强大力量。

裁汰朝廷几个部门都是如此,要是裁汰南京六部?

王瓒真是不敢想。

“思献兄,你觉得不可能?”

“让我想想。”

王瓒没有立即回答,而是静静地思考。

皇帝真的要废除南京六部?

王瓒仔细思考了皇帝的以往的作风,以及皇帝最近几年对于南京六部的态度。越想越觉得费宏说的有道理,皇帝估计是真的要废除南京六部。

这些年皇帝对于南京六部的空缺不闻不问,还裁掉了一些无用的机构。看起来的确是对于南京六部不上心。

可是自己现在才刚刚稳固下来,好像不值得冒险。

南京六部,虽然是没什么权力。而且很多官员去南京六部,都是养老的。可是同样也有很多官员都是把南京六部当成是跳板。

废除南京六部,比裁汰朝廷部门,阻力还要大。

自己没有必要为这个事情冲锋陷阵。

王瓒可不是什么为国为民的圣人。得罪那么多人,对自己又有什么好处。因此王瓒道:“费阁老,我年纪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