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253章 辽东防御(2/5)

只是找杨一清说话。

“李总制的想法,整体来说是不错的。”

杨一清开口。

对于李承勋的积极防御方案,是比较赞成的。杨一清今年七十岁,但身体是真的好。杨廷和比杨一清小了五六岁,但身体条件来说,杨廷和是比不上杨一清的。杨廷和过了六十岁之后,身体衰老速度非常快。

可是杨一清现在每天在朝中都是精神抖擞。

每天看着那么多的奏折,看那么多边疆情报,处理那么多的事情,却丝毫看不出疲劳的样子。

“但还是有很多问题。”

“杨卿,你说。”

“李总制表示,现在是要塞城市扩建最好的时候,这个臣是认同的。兀良哈部落目前和鞑靼右翼连番作战,非常需要朝廷的支持。且面对鞑靼右翼的压力,也无暇顾及辽东的情况。这个时候辽东是适合扩建要塞城市。但这个工程绝对不是和李总制说的那样容易的,和简单建设一些军屯地区完全不一样。”

“卿仔细说说。”

朱厚熜很感兴趣。

现在朱厚熜看到的都是一些情报。东北地区具体情况,朱厚熜还是要听听杨一清这样有经验的大臣建议。杨一清铺开地图,道:“皇上,其实开原和铁岭现在的情况已经很好,因为这里的卫所屯兵一百多年,已经是一个不小的军事要塞。稍微扩建一下,就是一个要塞城市。但辽河套地区不一样。此地以前是一片沼泽,但到了秋天他就会干涸。甚至很多原来的沼泽地区,已经不像是以前那样,人无法通过。相反这些地区,已经变了很多。兀良哈不少部落南下,在这片地区可以随意的移动。因此想要完成李总制的想法,朝廷必须要从辽河套长城越过去,在辽河套地区建立新城。而不是在辽河套长城内扩建新城。只有在长城外扩建新城,才能够有效的控制辽河套地区。”

朱厚熜看着地区。

辽河套地区。

对于之前的大明朝用处不大,因此明朝逐渐的放弃了辽河套地区。李承勋担任辽东巡抚的时候,更是建议朝廷沿着辽河套筑长城,当然不全是新的,而是把以前的一些长城连接起来。意思就是这个长城是明朝防御重点地区。

当时的李承勋是没有办法的选择。

朝廷没钱,边疆地区更是穷的叮当响。可是草原部落到处打草谷,辽东这边的军队根本挡不住。所以李承勋才会采取防御的战略。但随着朝廷财政的富裕,李承勋改变了原来的想法。这一次提出积极防御,就是要打破这个长城边界。

杨一清说的就是这个。

“杨卿,那你认为辽河套,应该在哪里筑城最好?”

“皇上,这里,这里,这里。这三个地方是辽河套地区人口最多的地方,位置也最好。一旦在这几个地方筑城,那么就能够成为犄角,整个辽河套都会在朝廷的控制当中。”

朱厚熜看了看地图。

杨一清指的是,阜新、彰武、新民三个地方。本来阜新、彰武都隶属于广宁后卫管辖地。而新民隶属于沈阳中卫和广宁左卫控制。是辽河套地区重要的人口聚集地。

不过明朝自从土木堡之变之后,整个朝廷采取的都是收缩战略。在边疆地区放弃了大量的势力范围,然后往回缩。辽河套也是在这样的大战略之下放弃的。

兀良哈部落在这里随意的进出。

不过现在算是好机会。那就是兀良哈万户,主力都在和鞑靼右翼打仗。因此兀良哈部落主要人马都在辽河套西北部一带,对于辽河套没有多少控制力。在这里活动的都是兀良哈部落当中小部落。

“辽河套和开原、铁岭不一样。一旦决定在辽河套地区筑城,那么需要花费的钱是很多的。而且需要的人力也很多,军队调整也大。且不是一年两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