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96章 夏言的选择(3/5)

说,皇帝说是什么,他就支持什么。

“惟中兄(严嵩)的意思是,我还有回京的一天。”

夏言听到严嵩的话,眼睛一亮。

夏言虽然说的很高调,也自认为自己是为国为民的大忠臣。但其实心里是慌慌的,并没有嘴上说的那么坚持。夏言可不是海瑞,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可以不顾自己生死。夏言虽然也坚持自己的观点,但同样夏言论钻营也是其中高手。现在听严嵩的意思,皇上还是会叫自己回京的,夏言当然是高兴。

“当然。”

在这方面严嵩很有自信。

严嵩冷眼旁观,还是看出了不少东西。

道:“公瑾兄,皇上要是没有这样的想法,怎么可能会让你去天津。天津马上就要成为北方地区的海运中心,联系山东、辽东,且还有运河。直沽也会成为北直隶最大的码头所在地。皇上让你去天津,就是希望你能够改变现在的主意。只要你改变海禁的主张,皇上肯定立马招你回京。”

“不。”

夏言摇头。

夏言虽然不是海瑞这样坚持的人,而且也是一个喜欢钻营,喜欢揣摩皇帝想法的人。但夏言还是有自己的底线,对于自己的政治理念不会轻易的改变。

夏言反对海贸,这是夏言根据自己在朝中看到的那些资料,以及这两年的海贸情报,得出的结论。怎么可能为了回京就改变想法。如果真的那么容易改变自己的主张,也不可能被朱厚熜驱逐出京城。

“为了朝廷的稳定,为了沿海的安全,为了沿海百姓的安稳,禁海都是正确的。这一点我是不会改变的。”

夏言这句话倒是让张璁是高看了一眼。

张璁喜欢夏言这种敢于坚持自己观点的人。就算观点是错误的,但也比在政治上的墙头草好多了。本来张璁不喜欢夏言,觉得夏言此人太过于钻营。没想到这一次却能够如此的坚持自己的主张,甚至被皇帝驱逐,也没有改变,这让张璁对夏言的看法有了很大的改变。严嵩心中却是嗤之以鼻的。

皇帝虽然没有明确表现出来,但很明显是不支持海禁的。这样的情况之下,还在坚持海禁的夏言,在严嵩看来就是一个傻子。

当然严嵩也没有表现出来。

夏言和严嵩,在目前的情况之下,是天然的政治盟友。两个人都是江西人,明武宗时期朝野打压江西官员之后,目前朝野有前途的江西官员不多了。

而且两个人都是大礼仪之争当中支持皇帝出身,算是战友出身。因此夏言好,严嵩也好,两个人现在需要抱团取暖,一起发展。

所以严嵩不会在这个时候落井下石。

因此严嵩很认真的道:“公瑾兄,我认为你反对海贸,要求禁海,还不足以说服皇上。特别是公瑾兄,你没有地方任官经历,也没有处理过关于海贸方面的事情。你的所有主张,都是来源于朝廷的一些资料。可光是这些资料,皇上很难相信你的话。因此我认为你此次去天津任官也是有好处的。天津要成为北直隶最大的海运中心,说不定也会开展和朝鲜、倭国的贸易。到时候你掌握第一手资料,就会有更多的说服力。”

“对啊。”

夏言拍案而起。

说的太对了。

皇上不信任自己,更信任吴廷举,不就是因为吴廷举担任过广东布政司。在广东是处理过市舶司的事情。可是自己在这方面完全没有经验,论各种数据,论这方面的经验,自己完全不是吴廷举的对手。

自己此次去天津,却有机会掌握第一手资料。

这么一想夏言就来了精神。当然夏言现在考虑的开始出现变化,那就是如何体面的离开京城。以及让皇上不忘记自己,还要和京城一些大佬聊一聊,让他们记住自己。别自己去了天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