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11章 张璁2(3/6)

?担心礼部会扯后腿,所以让毛澄入内阁?越想越觉得这个猜测是对的,要不然朱厚熜当时怎么就选择毛澄入阁,把礼部留给自己。这么一想王瓒对于朱厚熜越来越佩服,但同时也是非常畏惧。

因为朱厚熜才14周岁。

这么小的年纪,真的有这么深的城府?能这么深谋远虑?在这样聪明的皇帝下面当官,那可不是容易的事情。作为大臣来说,最担心在聪明,又敏感的皇帝下面做事情。

王瓒只能是希望朱厚熜聪明,但不要太敏感。

“王兄,皇上比大家想象的还要聪慧,还要有手腕。且不是那种小聪明,而是想的很是深远,比其他人看的更远。皇上在大家不注意的时候,就已经完成了所有的布局。完成之后,大家还没有反应过来。你再想想,此次接兴王妃的队伍当中,礼部派遣的人是谁?”

“礼部右侍郎汪俊大人,礼部郎中杨应奎。”

“他们面对现在的情况会如何?”

“应该反对。对,他们一定会反对。皇上入京,在行殿的礼仪状都是汪侍郎陪着毛阁老完成的,杨应奎是跟着毛阁老一起去迎接皇上入京的。就是因为迎驾之功,杨应奎才从员外郎成为了郎中。皇上登基的时候,要求皇上以皇太子礼入宫,派遣的礼部官员就是杨应奎。当时杨应奎可是正面面对袁尚书(袁宗皋),没有任何的退却,一直在要求皇上遵守礼部制定的入宫路线。”

王瓒说着说着,突然惊讶道:“秉用,你是说皇上这是故意把他们两个人派到安陆,不让他们参加现在的事情。如果真是如此,那么皇上为了这次的事情,真的是煞费苦心。我们所有人都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情况。”

真的是没有想到。

当时派遣汪俊、杨应奎,虽然有些人觉得规格有些高,但也没有人觉得有什么不对。毕竟兴王妃本身就是亲王妃,品级是相当高的,朝廷一品大臣面对兴王妃都要施礼。

更不用说兴王妃是新皇的亲母,不管新皇是不是过继给明孝宗,这一点都是无可辩驳的事情。母凭子贵,对于兴王妃的礼仪提高一些也是应该的事情。

所以大家都没有往深考虑。

但现在朱厚熜要追封兴献王,王瓒就想明白了。朱厚熜哪里是随便选的人,完全是有目的的选择。汪俊和杨应奎,都是毛澄担任礼部尚书时候的嫡系。都是不可能支持朱厚熜。

朱厚熜把他们支开,王瓒对于礼部的控制就能够更上一层楼,礼部可以更加有效的支持朱厚熜。

“这么说的话,皇上派遣杨慎去广东,也是有些意思。”

王瓒立马想到了杨慎。

本来杨慎一个正六品的翰林院侍读,不至于让王瓒这样的礼部尚书也如此清楚。但谁让杨慎是状元出身,是远近驰名的大才子,更是杨廷和的嫡长子。

之前杨慎去广东,不少人都想不明白。

不过既然杨廷和不说什么,所以大家也不好说什么。但王瓒现在想起来,朱厚熜让杨慎去广东,应该也跟这个有些关系。王瓒摇摇头道:“秉用,你说说。皇上让杨慎去广东,是为了他好,还是要抛弃他?”

王瓒有些想不明白。

之前朱厚熜是多么的欣赏杨慎,几乎三四天一次,就让杨慎入宫。在那些经筵讲官当中,朱厚熜最器重的,最喜欢的就是杨慎。这一点朝野共知。

但皇帝的宠爱,谁也说不好。

早上还喜欢你喜欢的不得了,说不定晚上就厌弃你。因此王瓒有些把握不住,朱厚熜是为了让杨慎离开目前的旋涡,还是准备抛弃杨慎。

如果只是让杨慎离开现在的旋涡,不让他参与进来,那么就是朱厚熜还是很喜欢杨慎,算是保护杨慎。可是厌弃了杨慎,那么这就是流放。

“猜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