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39章 第一百三十九章(2/3)

。”

田馨摇摇头:“我毕竟是外校的,去你们学校卖衣服,容易被人盯上,在校外更方便。”

京大的学生不少都是本地的,要是父母是双职工,条件优越,钱上面宽裕,买件衣服轻轻松松。

田馨手头还剩下几件,倒是林原,全都卖完了。

田馨带着林原去了服装厂。

李厂长平时忙,田馨都是去找主任。

服装厂自从跟着《庐山恋》的风潮,生产女主角周筠类似款式的衣服,服装订单接到手软,还收到了几单外地的订购单。

李厂长和主任笑的合不拢嘴。

如今,《庐山恋》不光是在首都这种大城市热播,小城市也掀起了观影热潮。

周筠的服装时髦好看,比百货商场里的新颖艳丽。

年轻女同志喜欢跟风,有类似的衣服,哪有不买的道理?

首都这些商场里,有四五家是服装厂集中供货的。

百货商场卖衣服,除了钞票还得搭着布票。

即便如此,连衣裙和衬衣也时常很快售完。

田馨去逛过两次。

就拿那件连衣裙来说,田馨的卖价是十二元,百货商场里面最低也要十五元。

再算上布票,肯定不如田馨这的划算。

田馨和林原是散户,卖的件数少,即便是便宜,对百货商场影响也不大。

田馨把林原介绍给主任认识,说是她二哥。

一听是田馨的亲戚,主任也热情三分。

以后林原卖完衣服,自己直接来服装厂进货就行,不需要田馨再插手。

林原说,再卖两个月,他还得去南方转转。

田馨也明白这个道理。

电影带来的热度是一时的,这会儿疯抢,过个小半年,人们的热情就会降下来,恐怕连周筠是谁,都抛诸脑后了。

不过衣服终归是好看,虽说不比现在畅销,零散着卖出去也不成问题。

田馨想的比较长远:“二哥,你说以后我能不能开一家服装厂。”

林原摸摸她的额头:“小妹,你发烧了?服装厂都是国营的,你一个个体户,还想开服装厂?怎么可能?”

这有什么不可能的,她想。

过些年,私人工厂会像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能跟国营厂子争锋。

现下红火的国营工厂,还有倒闭或者改制的那一天呢。

开服装厂的梦想,也不是实现不了。

当然,这都是后话,眼前,还是要把服装生意做下去。

看似不起眼的散户,每个月收入也不低。

她粗略算过,上学卖衣服两不耽误的情况,每个月大概能卖出去一百件。

扣除成本,每月能赚五百块钱。

五百块钱啊……

田馨感慨,蹭着《庐山恋》的热度,最近的服装好卖极了。

赶上哪天运气好,出去摆两个小时,就能卖完。

田馨盼着,盼着演员张瑜再拍一部这种爱情电影。

跟着衣服一起火的,还有庐山这个地方。

《庐山恋》这部电影,田馨看过三遍,每次都被庐山的壮美震撼到。

云雾缭绕的山间、三叠泉的云海奇观,田馨想,以后有机会,她也要去一趟庐山。

七十年代就有不少出去旅游的,如今去外地旅游也不是奇事。

省城有好山好水,去那出差的,也都要去景点转转,还有人专门过去玩。

当时她就羡慕,以后有机会,也想把大好河山都玩一遍。

苏蔚冬要上班,空闲的时间少,想到此,她的心思歇了一大半。

白映雪还有两天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