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447章 登闻鼓响(2/3)

抗击匈奴。因为太子殿下陪同林家女林月柔,如今的林妃娘娘到雁山天元寺求神拜佛,为匈奴围困。原本顾家军为了守住雁门关,打算坚守城池逐步消耗,为了营救太子殿下,不得不率人出关到雁山救驾。”

“当时福北大营主将林天佑,与顾大将军商议,由顾家军冲杀到雁山山脚,待到迎接太子殿下下山后,守住雁山,待匈奴大军追击太子车驾、围困雁山时,林家率福北大营出击,与顾家军夹击匈奴。”

“没想到,林天佑临阵脱逃,太子殿下前脚离开雁山,林天佑率福北大营护送太子殿下一路南下。顾家军困守雁山,孤立无援,全军死于雁山谷道;匈奴大军趁机南下攻打雁门关。雁门关中守卫空虚,顾夫人和两位少夫人率领城中将士誓死守关,血战不退,雁门关百姓和北地百姓们才能逃离。匈奴入关,烧杀抢掠,烧毁我顾家宗祠,将顾家夫人尸首悬挂城门泄愤……我顾家铁骨铮铮,百年来为国守关,从不敢言退。”

“林天佑临阵脱逃,与匈奴勾结,私下贩卖粮食供养匈奴,以求匈奴不打雁门关!屈膝谄媚,奴颜卑膝,为了避战,故技重施,又想临阵脱逃,号称勤王率兵南下!”

“顾家为何守关?顾家祖训‘卫护北疆,保我百姓。日月为鉴,忠君爱民’,十六字祖训,每代顾家人,无论男女,从会说话起就诵读默念,刻入心头。

京城父老百姓们,我顾家不敢自居功劳,但是,我父兄遗骸悬挂天元峰十九年,十九年啊!无人祭拜,化为白骨!雁山山道白骨铺道,孤魂夜哭,十万将士惨死雁山脚下,是他们不会打仗吗?是顾家军贪生怕死吗?临阵脱逃、背信弃义之人得享荣华,为国尽忠之人惨死北疆,天理何在?公道何在?”

“顾家后人泣血跪拜,求圣上说明当年战事,还顾家军清白!”顾清韵和顾昀跪在登闻鼓前,大声喊道。

顾清韵一番话说完,守在登闻鼓边上的御林军也有些动容了,更何况外面围观的百姓们。这些年连年不太平,流民滋生,匪患不停,外患不断。百姓们不能痛恨当政者,就痛恨奸佞误国,而林家,竟然拿夏国的粮食喂养匈奴,养成外患,让人家来打自己!

这种奸佞陷害忠良,朝廷难道不该还忠良清白吗?

一时间,不少人议论着,都叫着要还顾家公道。

这时,又有几个人走了过来,高声说道:“草民兖州周彦博,跪求圣上还顾家军清白!”

“学生陈世科,跪求圣上还顾家军清白!”

“草民欧阳进,跪求圣上还顾家军清白!”

“微臣御史台御史赵泰,跪求圣上还顾家清白!



……

在顾清韵和顾昀的身后,一个又一个跪下,恳请朝廷还顾家清白。

这些人里,有周大公子,有沿路跟着来京的学子,有原来从北地过来的百姓,很快,国子监的学生、御史台的御史……一个又一个跪下,有围观的百姓们,想着自小听着的顾家军传奇故事,也不由跪下为顾家鸣冤。甚至,还有御林军中的军士,也跟着跪下了。

一时间,下跪的队伍越来越长。

“还顾家军清白”

“还顾家军清白!”

一声又一声,形成的声浪,几乎直冲云霄。

顾清韵挺直了背脊,顾昀忍不住红了眼眶,他以为只有自己姐弟二人下跪鸣冤,没想到身后还会有人声援。

这些年,皇子们忙着夺位,朝臣们忙着争权夺利,宪宗端坐深宫自以为开创了盛世天下,谁为无辜枉死的人鸣冤?谁又为忠臣流泪?

百姓愚昧,但是,百姓也是心明眼亮的。朝廷昏聩,忠臣蒙冤,喊冤的又何止是惨死的顾家?

宪宗坐着御撵出来,本想露面看看顾家后人,听着那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