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十六章 请教(2/2)

走了。  等黄大夫一走,卢宋君的求知欲又要开始发作:“贤侄快快坐下,卢伯伯还有好多问题要请教呢。”  王平安翻着白眼心道:“这要讲到什么时候去,再说这个时代,很多事只能是理论,而不能实际运用。”  但是嘴巴上还是得说的,正是人在屋檐下难能不低头:“谢卢伯伯赐坐,小侄惶恐,请教不敢,我们相互讨论才是。”  “卢伯伯,你想了解什么呢?”  “老夫想知道,如果你想让洛阳富庶起来,你会怎么做?”卢宋君微笑的看着王平安,想看看小小年纪能有多大本事。  王平安吓了一跳,有没有搞错,我才不过十岁,你一个当大官,有必要问我吗,到底是你做官还是我做官,这话只能在心里腹议,脸上还得保持微笑:“卢伯伯,这个小侄也懂得不多,不过小侄知道,农民是江山稳定的基础,商人是繁华的保证,工匠是时代进步的标志,士人江山的管理者。”  王平安边说边看着卢宋君,看着他的反应,果然没有让自己失望,他表现出了一点点小激动。  “继续啊,怎么不讲了。”卢宋君焦急的问道,这才是一个头,重点还没说呢。  “卢伯伯,既然知道农民是江山稳定的基础,商人只有在稳定的江山中才可以追本逐利。所以我们先要把农民的温饱问题解决了才行,具体要怎么解决,这就关乎朝廷政策,不是小侄所能乱说的。”  “没事,这里只有你我二人,所说过的话,不会有第三个知道。”卢宋君打着保票说道。  “官字两个口,当官的话能信,母猪都会上树。”王平安在心里暗中腹议:“哎,看来不说一点东西,他是很难放过我了。”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卢伯伯,其实很简单,想要农人能饱穿暖,只要减轻减轻他们身上的担子就可以了。”  “如何减轻?”  “减少赋税,或者取消农民种地的赋税。”  “这怎么可能,别说老夫了,就算是朝廷也不可能同意。”卢宋君以为是什么好主意,原来是烂方法。  “目前来说,是不肯能实现的,所以,我们就让农民往多样化发展了。”王平安还是不紧不慢的说着。  “如何多样化?”卢宋君现在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心痒难耐,王平安说一句,自己问一句,又拿王平安没办法。  “就拿我白家庄举例子吧,小侄打算让会养鸡,照顾鸡的人,养上百只鸡,小侄出钱,他们出力,以后每次下的鸡蛋又会让人拿去卖,这样又有了一笔不小的收入,会养鱼的我会在庄子中寻找一块地,修建鱼塘养鱼,让会做木工的人,我会让他除了种地外,在开个木工坊,专门在那工作,又有一笔收入,还会让他们种果树,养鸭,养养,甚至是养牛,只要他们肯干,我都会出钱帮他们。”王平安越说越激动。  “那万一亏了,或者养的鸡,都死了呢?”卢宋君担心的说道。  “卢伯伯,你只看到了会亏,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农民只会种地,却什么都不会的根本在哪吗?”  卢宋君摇摇头。  “那是因为他们没有机会,没有机会去学堂,没有机会去做别的,只能一辈子做农民种地,现在我给他们机会,他们有能力就会出头,没能力就教他们,如果他不是笨蛋,应该就学的会,只要有一个富起来了,别人就会眼红,也会去做。这叫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连串的。”天赐讲的口水都干了,茶呢,怎么没人上茶。  “咳咳咳……”  王平安看着一脸深思的卢宋君,故意咳嗽了几下,抗议他连杯茶都没有。(。)  天下祝大家国庆长假快乐!!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