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330 印花(3/4)

为印花税?”

“一般来说,就是百姓或商人在进行房产交易、大笔借贷、货物交易时,肯定会有所凭证。

例如房屋或耕地的话就会有房契或田契,大笔借贷的话就会有借据,诸如此类。

由于这些买卖都不是小数目,交易双方都害怕被人蒙骗,因此往往都会在官府里备案。

而这印花税,正是为此而生。

为了保证交易合法,交易双方可以一起到衙门去请官府里的公正员作证,当面交易。

交易完成后,双方再请官府在房契或借据上盖个章,使其成为官府承认的合法凭证。

当然,要官府担保盖章,是要交税的,因此这印花税就是这样来的。

这样做的好处是,日后一旦出现纠纷,事主就可以拿着这份盖上官府印章的凭证作为证据来打官司。

只要有了这份凭证,官司基本上是稳赢不输的。

你想想,民间进行交易的事项何其多,如果这印花税在西北和东北两地全面推广的话,这笔收益是何等的惊人,简直难以估算。

也只有苏大人这样的天纵奇才,才能想得出这样的赚钱法子来。”

相对于中年商人的景仰之情,书生却一脸不屑地说:“哼,百姓买卖房屋,到官府进行房契备案不是理所当然的吗?竟然连这种钱也要收,这苏真也太黑了吧。”

中年商人终于察觉到书生的不满,不禁皱眉道:“此言差矣,这印花税完全是自愿的,交易双方是可以不交,继续像以前那样在官府里进行备案。

但换作是你,如果花了大价钱买了一幢房子,当然不希望买来的房子以后会出现什么纠纷或麻烦。

这时候花点小钱请官府盖个章作个见证,以后就能避免很多麻烦,何乐而不为?

因此这印花税一经推出,就极受欢迎。

尤其是那些经常要进行大宗货物交易的大商家,更是对此赞不绝口。”

书生一脸愤然道:“这些事本来就是官府该做的,但他们还要从中收钱,难道这还有理了?

提出此策的苏真,显然也不是什么好人,亏你还这么敬佩他。”

中年商人一听,当下就沉着脸说:“你可知道,以前到官府备案房契田契,是要花钱给专办此事的书办、衙役等人好处费的,否则事情会被他们一拖再拖,一两年都不一定能办得下来。

而且这好处费还不少,比印花税高多了。

如今因为有清廉社在,衙门里的人不仅不敢乱收钱,而且这印花税也是完全自愿的,可交可不交。

既然双方都是你情我愿,这样的良政,你还有什么好抱怨的?

真要换作以前,我们哪有这么好的环境和条件任意经商。

光是被官府盘剥这一项,就足以让我们这些商人苦不堪言了。”

所谓话不投机半句多,在被中年商人怂了一回后,一时间想不到该如何反击的书生干脆带着一副“不跟你们这种人一般见识”的表情拂袖而去。

书生离开后,中年商人脸上泛起了充满讥讽的表情。

又是一个想恢复旧时光景的腐儒!

原本他是看在对方父亲的面子上才带这个科举不成的人出来经商,结果对方不仅从心里面看不起商人,而且还对苏大人的各种善政充满了不满,这样的人何止是不适合经商,很有可能还会带来不少的麻烦。

罢了,回去就跟他父亲讲清楚,此子不适合经商就是了。至于欠他父亲的人情,以后再另想办法还吧。

中年商人打定主意后,立刻结帐离开。

实际上,像那位书生一样,想恢复旧时光景的人还不少,其中大部分都是有志于科举的读书人。

由于宁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