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227 新法(3/3)

是万里挑一。

明代学者宋应星撰著的《天工开物作咸第五》记载:“海丰有引海水直接入池晒成者,凝结之时,扫食不加人力。与解盐同。但成盐时日,与不借南风则大异。”

这段记载中的“海丰”就是指明代山东省的“无棣县”。

“无棣”一名始见于《春秋左传.嬉公四年》,明初因避开了明朝成祖“朱棣”之讳,改名“海丰”。

1914年,又恢复无棣之名。其中,“解盐”指的是山西解州之解池所产之盐。“解盐”质量在当时中国排名第一,属于“贡盐”。

换句话说,明代当时可以施行晒盐之法的地方仅有海丰这一个地方,其他地方仍然普遍使用煎盐法。

除了这些客观条件外,还有另一个主观原因也严重制约了晒盐法的改良和推广。

那就是各地盐场主早就习惯了使用从祖辈传下来的煎盐法,对于那些需要对盐场进行大肆改造才能实行的新式制盐法并不信任和接受,所以难以得到推广。

明末官员徐光启曾经把晒盐法上疏给皇帝,要求推广,但不管是朝廷还是各地盐场都反应平平,最后不了了之。

直到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盐民想出用沟滩之法改煎为晒,这才彻底结束了煎盐的历史。

所以古人并不是笨,而是受当时的朝廷政策影响以及诸多条件限制才一直无法改良制盐法。

池非之所以特意请邓远明给他介绍熟悉九江的人,就是想了解九江这个地方是否具备晒盐的天然气候条件。

在与那个出身九江的下人交谈过后,池非得知九江这个地方常年少雨干燥,日照充足,从气候来说具备了最基本的晒盐条件,算是占了天时。

至于地利如何,就要真正到当地看过才知道。

假如当地不适合实行盐田法的话,池非还有一手后招,那就是推行清光绪的沟滩晒盐法。

这个方法虽然远没有盐田法产量高,但不需要像煎盐法那样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和时间,产量也比煎盐法要高出不少,所以这也是一个不错的备用办法。

池非很清楚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而且还是一个不懂工科的普通人。

他甚至连元素周期表有多少元素都忘了,更不要说背出来了。

像制造玻璃、钢铁等现代工业才能生产出来的东西,他压根就没想过要做出来,那实在超出了他的知识结构太远了。

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把肥皂、制盐等比较简单可行的东西做出来。

这些技术虽然重要,但其实并不复杂。

只要看过视频或资料,再经过一定的试验,就算是普通人也能够比较容易地复制出来。

他现在无比庆幸当年写网文的时候查了不少资料,也看了不少相关的视频,这才让他对制盐有了一定的了解和底气。

西北这边实在太艰苦贫瘠了,几乎什么都没有,如果不想办法创造高收益的项目,根本无法养活这么多士兵和平民。

只有先活下来,才能谈发展,任重道远啊。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