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102 风骨(3/4)



那就是书坊跟作者提前签好文书,约定正版书的内容要比报纸更早上市,这样就能有效避免报纸对正版书的销量造成冲击了。

用我的《仙侠》来举例,就是我跟你约好,最新一卷的内容你们聚雅斋可以优先出版上市。

等你们的书上市一段时间后,我才能在报纸上慢慢发表接下来的内容。

很多读者为了更快更早看到最新的内容,肯定会选择去买你的书,而不是慢慢等报纸连载。

这样我们双方就没有冲突了。”

金掌柜认真想了一下,如果真如池非所言,报纸的出现的确不会对话本市场造成太大的冲击。

当然,影响还是会有一些,但至少不会出现你死我活的局面。

池非接着说:“其实报纸的出现,对于你们各个书商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我举个例子,有一个作者写了一部新的话本,但你们觉得这书可能不好卖,所以就没有买下来。

那个作者不想白写,于是就在我的报纸上开始连载这部。结果没想到读者们很喜欢这个故事。

你们看到原来这个故事这么受欢迎,于是你们就可以重新跟那个作者谈,请他把稿子卖给你们印成正式的话本出售。

假如这稿子在报纸上大受欢迎,那把它印成话本出售的话,同样能够大卖。

这样你们就不用像以前一样,完全靠经验和运气来买稿子,而是看读者的反应来决定要不要买下来。

通过这样的方式来选择要买的稿子就稳妥多了,您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听着池非的解释,金掌柜越听眼睛越亮。

这的确是个好办法。

就算再有经验的书商,也会有看走眼的时候。

否则当年池非最早去的那三家书坊掌柜就不会因为价钱问题而放弃《梁祝》的手稿,结果让他们聚雅斋捡了个大便宜。

池非继续火上浇油地说:“还有,在报纸上连载话本的内容,也是一个极好的宣传方式。

我举个例子,您店里有一本书可能因为作者没什么名气,所以卖得不怎么好。

毕竟读者选书的时候,都是比较随性的。翻了开头两页,如果觉得不合胃口也就放下了。如果作者本身没什么名气的话,那就更惨了。

可是假如把这本书在报纸上连载的话,看的人多了,自然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即使只有一半读者喜欢这本书,而且这些读者当中也只有一半人愿意花钱去买这本书,那这本书就肯定亏不了。

我假定看报纸的一共就五千人,五千人的一半就是二千五百人。

至于肯买书的人只有二千五百人中的一半,也就是一千二百五十人。一本书能有一千二百五十人买,已经足够回本兼有所盈余了。

这还是比较保守的数字,我相信报纸一旦兴起,绝对不止五千人看。

所以只要书坊跟作者提前谈好的话,报纸的出现不仅不会对书坊造成冲击,反而还能促进其销量,可以说对各方都有利。

其实吧,我今天特意来找您,除了想拜托您帮我找一些有经验的工匠以外,还有些新的合作方式想跟您谈一下。”

金掌柜觉得自己有些头昏脑胀,脑子完全被池非这些全新的概念和想法给塞满了,让他一时间难以消化。

用手揉了一下自己的额头,他苦笑道:“小兄弟,你说的这些东西太过新奇,老夫一时间有些接受不了。

这样吧,我回去跟当家说一下,看看他有什么意见。”

“好,那就麻烦您了。如果可以,我想跟曹先生当面谈一下这件事。”

“放心,我会立刻传达的。一有消息我就去通知你。”

“那就有劳掌柜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