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862章(2/3)

我们有利,其实一切都是在大汉掌控之下执行。李贤也赞同地点点头,你说的极是,本王也看出冷无为的意图。但现在咱们是没有选择的余地。大汉是怎么也不可能借兵给咱们,他们北方局势微妙,自顾不暇。现在也只能靠咱们来应付当前的局面。而且这条件咱们还必须得答应,否则,另起炉灶,公开打破与大汉的协议,不说别的,就连近在咫尺的南席城的十几万大军,就让咱们头疼,副锋芒在背。一旦和南方叛逆打起来,大军南下,咱们的都城也就空了。如果在那个时候,大汉举兵出征,到时候后果可不是咱们能想象的。看来,王爷您是下定决心了。尉迟云德道。

李贤点点头,对霍渊道:你让礼部官员正式拟份协议,咱们尽快将这事情定下来。早日把新军训练出来,这日子不能再拖了。尉迟将军,你也开始着手征集新兵,这事情一定要加快。臣遵命。大汉永元一年十一月五日,大汉明宗皇帝所派遣的钦差,军机大臣兼平南将军,一等忠贤公与南李王朝的二王子就南方叛乱之事,达成了若干的协议。并具体归纳为三点;其一,南李征收平叛税收,只限于在剿灭叛军时可以征收其税,叛乱平息后,则按过去协议执行,不得再加征税;其二77.中文首发,南李动用钱粮征集新军,名为雇军,其军存在只限于在平乱之时,一旦叛乱平息,其军队必须解散;其三,在南李平息叛乱时,如遇到必要的危险以及危及南李王朝统治时,大汉有义务出兵襄助,而所需则有南李承担。

呵呵,冷大人如此为我王朝着想,本王代表我朝官员和百姓谢过冷大人了。在签定协议的宫殿上,李贤拿着两杯酒,对冷无为说道。

冷无为笑着接过酒杯,一饮而尽,道:希望二王爷能够早平叛乱,本官代我朝皇帝陛下,恭候佳音了。李贤也喝干酒,将杯子放到一旁,身后面的一官员递过来一个盒子,冷大人,这是本王的一点心意,希望冷大人能够在贵国皇帝陛下,能为我南李官员和百姓分担一二。这怎么可以呢。冷无为嘴上说着,可手上却接过那盒子,掂了一下,瞧分量还不轻,那就有劳二王爷费心了,本官一定为王爷向皇上多多美言。看是否能免去今年的纳贡。李贤有些喜出望外,那本王就先谢过冷大人。不知道冷大人何时返回大汉啊?就这一两天吧,离京那么长时间了,也想念家人了。我现在可真是归心似箭啊。冷无为笑着说道。

永元一年十二月六日,那这封冷无为与南李私自签定的协议,想不到传到京城,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朝廷上下对此那是议论纷纷,说什么的都有。

毕竟皇帝换了,这规矩也就变了。如果是德武帝在世的时候,这些大臣对冷无为私自签下协定的事情,反应不会太过强烈,但现在不同了,现在坐在龙椅子上的是明宗皇帝而非德武帝。

自从八王爷重新进入朝廷以后,过去的权力再一次回到他的手里,不过已经没有往日的锋芒,办什么事情都先禀报给明宗皇帝,本来对他一直存有戒心的明宗皇帝多少也卸下了戒心。

在冷无为与南李的协议上,八王爷反应最为强烈,说什么有违先皇约定,有辱国威,将众多罪名扣在了冷无为的头上。百官也力谏明宗皇帝对此事要严查,事关国体不能忽视,并请求,当冷无为到达大汉境内时就立即锁拿。

就在朝廷上下一致反对冷无为私自签定协议的事情上,军机处却显得很冷静。萧贵中对这事情表现的很漠视,什么话也不说。刘本和陈嘉成对这事情上也不咸不淡地说了几句中肯的话,并表示等冷无为回来,再仔细纠察。而义亲王文祥则对冷无为上表的奏章十分的赞同,认为冷无为签的协议所列要求十分的明智,但责其没有事先通报朝廷,有做事不周之罪,小惩一下便可。

但明宗皇帝对这事情上没有明确的表态,将众大臣参奏冷无为的折子给搁了起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