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九十六章 等候(1/2)

元姐趴在案上,习了会儿字。???网?

她习的是卫夫人的簪花小楷,虽然达不到卫夫人那种“碎玉壶之冰,烂瑶台之月,婉然若树,穆若清风”的程度,可也颇有几份高逸清婉的意味。

此间女子多习此字,元姐的水准不过中上罢了,比起她的琴技,相去甚远。

她练了约莫三刻钟,眼睛便有些酸了,合上眼睛,坐在椅子上歇了一会。

外间有零碎的走动声传来,离得近了,好似春霞的步伐,只是紧了些。

“姑娘,王妃身边的窦尚宫过来了,秋云引着,往厅里去了。”果然,春霞急急回道。

舅舅可真是料事如神,元姐心想。连忙让春霞服侍她换了件会客的衣衫,又理了理头,便过去了。

窦尚宫三十四五岁的年纪,看起来略微严厉了些,身材高挑,身后跟着两个小丫鬟,规规矩矩的模样。

元姐还未走近,巨大的压迫感就迎面扑来。

王府里只设一位尚宫,统管王府内务,尚宫之下设有多位司仪,只称女官,女官又统管这大大小小的丫鬟们。尚宫和诸位女官都是有品级的人,元姐见了,也是要行礼的。

元姐正经行了礼,窦尚宫也端正受了,开口道:“王妃听闻谢姑娘知书达理,秀外慧中,颇为喜爱,宣姑娘下晌入王府觐见,还望姑娘好好准备,莫要紧张。”

窦尚宫说完这句,便没了话,元姐听她还说“莫要紧张”之话,倒不似相貌那般严厉,稍稍放下心来,行礼谢恩,倒也礼数周全,无有错处。

窦尚宫见她年龄虽小,家中也没有女长辈操持,还能如此规矩不差,倒也缓了颜色,又提点道:“王妃未时会歇小半个时辰的午觉,姑娘未时过半到便是。”

元姐恭敬应声,又躬身请窦尚宫落座,稍事歇息,示意秋云上了茶点过来。

“谢姑娘不必劳烦了,我还有要事在身,不便久留。”窦尚宫言简意赅地拒绝了元姐的好意,只点了点头,甚至秋云都未来得及奉上礼包便径直离开了。

元姐吓了一跳,是尚宫女官都是这个做派,还是自己哪里做的不好惹了嫌弃了?

元姐记起舅舅让她有事去找司徒老夫人的话了,连忙让人递帖子,自己也准备过去。

果然,过去递帖子的人,直接过来回复,说老夫人请姑娘现下就过去。

老夫人依旧一副笑眯眯的模样,看的元姐心里也安定了下来。她连忙把话说了。

“无事,无事。”老夫人当然知道元姐的担忧,拍拍她的手,安慰她。

“窦尚宫就是这样不苟言笑的,不过也是个善心人。你没送她谢礼,她恐怕高兴还来不及呢。她这个规矩,武昌城的人都知道,你这般倒是误打误撞对了她的心思了。”老夫人呵呵地笑,让元姐的心完全放了下来。

关于楚王府,她真是知之甚少,只舅舅给她说过的一些简单的人事关系,可这王妃郡主身边的人,她就一点也不知道了,少不得趁了这个机会,一一请教老夫人。

“老夫人,您跟我说说王府的规矩吧,我可一点都不清楚,就怕到时候再惹了王妃不快。”元姐问道。

老夫人点点头,携了元姐身边坐,说道:“王妃也是随和人,身边的女官也最是讲究规矩礼仪,少说多看便是了,断不会为难你。你今次去能见到的,大概除了王妃,还有王妃亲妹戚二姑娘,以及宜春郡主和戚家的棠姑娘。王府大小姐身子不好,有些娘胎里带来的弱症,不太出门的。”

老夫人说到这,叹了口气,又道:“先说宜春郡主,今年才六岁,正是爱热闹的年纪,见了小姑娘家,定然欢喜的,你且陪着她玩便是。戚二姑娘是过了年之后,才带了自己侄儿和侄女来武昌探望王妃的。这是我的干闺女,我了解她,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