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六十九章 武都、阴平(三)(2/2)

“故而朕当亲临战场,见识士卒攻伐之阵列,明晰行伍厮杀之惨壮如果卿等亦不愿做鲁哀公之臣,忽复再言”

刘永表情坚决,按剑正坐,表明自己的态度不容拒绝。

皇帝不留余地,把话说死了,群臣也不好出言再劝,纷纷把目光加驻到丞相诸葛亮身上。显然,他们希望地位超然的丞相能劝劝皇帝,收回成命。

不料,诸葛亮沉默有顷,竟是巍然一叹,“臣不同意陛下的观点,了解兵事并非一定要去战场上见识,但臣尊重陛下的决断。”

武都、阴平早没了魏军,剩下的都只是小股羌氐,轻易间便能击破,名义上是收复二郡的行动,实际上不过一次长途拉练而已。说不定,汉军一进入武都、阴平,那里羌氐便吓得屁滚尿流了呢。因此,诸葛亮觉得皇帝去身临一下战场也是有益的。

诸葛亮同意了

刘永先是一惊而后马上一喜,高兴之余不禁击节。

“臣受烈祖托孤遗命,荷以重任,陛下既要亲征,且答应臣三个条件。”

“丞相但请说。”刘永答应得很痛快。

“第一,陛下亲征,臣请镇东将军赵云、平北将军马岱相伴,一应行军作战皆由子龙指挥,陛下不得干预。”

“可行。”

“第二,行军艰苦,望请陛下忍受,沿途不得扰民,不许毁坏庄稼,不得拆毁民舍。”

刘永有些好笑,诸葛亮是担心他年轻,恐有纨绔子弟的习气。这,诸葛丞相倒是多虑了。

“也可行。”

“第三,一俟收复阴平、武都,陛下即班师还朝,不在郡县逗留。”

“仍是可行。”

“好有陛下答应微臣,臣便放心了。”其实也没什么不放心的,就算途中皇帝有出格之举,赵云的刚直可非说说而矣。皇帝毕竟年幼,必要之时君命有所不受亦可。

这点,诸葛亮已准备议事后嘱咐赵云、马岱。

商议完这两件事,今夜国宴也进入尾声,群臣纷纷离席向刘永告退。待得众臣告退,诸葛亮也想离开,刘永伸手虚按了按:“丞相,公暂留下。”

“陛下”诸葛亮身形一滞,徐徐回身。

“关于北伐中东吴的问题,朕有一些思考,还想和丞相单独谈谈。”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