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章 东吴来使(2/3)

何宗的引领下,东吴来使张温持着节杖进入议殿。

“外臣张温拜见蜀朝陛下”张温有着俊伟的容貌,脸上的表情很严肃,但似乎在他熠熠发光的双眸中浮现着笑意,自信十足、从容不迫的微笑。

起初刘永还奇怪,诸葛亮为何派费祎大清早入宫讲一通莫名其妙的言语,现在刘永明白了。前世生活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经过各种新闻的耳濡目染,刘永早不是政治小白,张温话中的玩味他还是听得出来。

蜀朝陛下

蜀汉自诩汉统正朔,继承汉这个伟大的国号,现在张温居然称呼自己蜀朝陛下,局面很明显了曹魏视蜀汉为大一点的反贼也就罢了,连吴国这个盟友也不承认蜀汉的汉统

张温用“蜀“这个地域名称来指代蜀汉的国号”汉“,他的寓意很清楚了大兄弟醒醒吧,你们国家屁大点地方,大汉两京长安、洛阳一个没有,还敢说自己是汉朝,你不害臊哥还替你脸红呢

终于,刘永明白了为何费祎有先前那份扭捏的姿态和嘱咐了,这一刻,刘永好像有点明悟了。

记得前世自己看到刘备逝世,蜀汉与东吴结盟,孙刘两家重归于好,还以为这真的是两家欢欢喜喜,平等相盟。现在看来,自己还是太年轻了。

当时刘备夷陵惨败,蜀汉国情岌岌可危。内有黄元造反,刘备新亡,主少国疑的问题,外有孙权勾结南中叛乱残害国土的危险。曹丕曾一度认为蜀汉已经走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完全可以传檄而定。

蜀汉在这种严峻的条件下,怎么可能和东吴平等结盟。所以邓芝使吴,看似不卑不亢,实则放弃了很多原则。比如:放弃对于汉统的执着,放弃汉皇帝为天下正主的地位

不然,汉是蜀汉的立国之本,在一帮励志兴复汉室的朝臣面前,能容许吴王孙权的使者堂而皇之地蔑称自己皇帝为蜀朝陛下

恐怕,张温前脚踏进蜀汉国土,后脚就被愤怒的汉军将士扔进湍急的长江三峡

深吸一口气,刘永感觉自己脸部肌肉已经有一些僵硬,看来,千年前后弱国都无外交

由于长时间自己未曾开口,文官之首的诸葛丞相已经频频投来关切目光了,刘永给诸诸回一个放心的眼神。开口道:”尊使远道而来,辛苦了。请替朕敬问吴王尊体无恙“

后面的事刘永已经毫不在意了,无非是张温呈上国书,他再赐下勉励敕语之类

他现在满脑子回响的是一个念头似乎做了蜀汉皇帝后自己开始沾沾自喜了,但要知道蜀汉是三国国力最弱的国家,可能即使他拥有穿越者预知一切的金手指复兴汉室却依然是一个梦想,一个没有”万一实现了呢“的梦想

怎么办怎么才能大大增强蜀汉的国力

突然,内心一个充满魔力的声音冒了出来:变法非变法无以图强像商君强秦一样,变法

宣见毕张温后,刘永退朝来到议殿偏殿,由宫女脱去厚重的冕服,换上一身简单的常服。

“陛下,丞相求见。”春坨,弯着腰,脸上一如既往的媚笑。

松了松领口,刘永一挥手,道:“请丞相进来,另外日后丞相求见,直接请进来。”

“诺,奴才领命”

穿着文官朝服,紫色的绶带系着丞相金印,诸葛亮给刘永一种非常正派的感觉,诸诸今年四十有五,年富力强,正是生命中最绚烂的年华。

君臣见礼毕,刘永请诸葛亮坐下。

“陛下今日召见吴使,不卑不亢,不辱国体,臣深感欣慰。”

呵呵也就只有诸诸,才能以这种老气横秋的口吻对皇帝讲话。

“陛下之前久在潜邸,可能并不知道我朝虽然与孙权结盟,但东吴却不愿承认我朝为大汉正统。在他们的官方称谓中,我朝被称作蜀朝”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