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十九章 上吧,吴大勇!(2/3)

琼肯定是站在天子背后的。所以唯一的问题是,张嶷怎么办

在他面对世家大族反攻倒算或张嶷继续向王山党发难时,自己是支持他,还是放弃他,亦或是袖手旁观

这样想着,杜琼不再迟疑,吩咐同行而来的健仆道:“速取笔墨、帛书来,我要立刻上书天子”

成1都,锦官城

离成1都四十里,笞桥西,锦江南岸,有一座名曰锦官的小城。

这里,是蜀汉乃至华夏最大的蜀锦产地和集散地,这里存在世界上最最高超的织锦工艺,汇集了蜀汉全国最优秀的织锦工匠。织锦工匠们带领他们的家人集中在这里生产、生活。

在锦官城中,朝廷设立锦官令来管理蜀锦生产和匠民事务,并且锦官城还时刻驻扎了一支人数一千的军队守卫,闲杂人等严禁靠近。

之所以如此重视蜀锦的生产,是因为蜀锦驰名全国,远销吴、魏,其收入成为蜀汉朝廷军费的一大来源。事实上,每年蜀中的商队都会满载着蜀锦从成1都分两路出发,一路向北而行,将蜀锦带到北方繁华的长安、洛阳、宛、邺城这样的城市销售;而另一路则会东行永安,顺长江而下,把蜀锦推向荆襄、扬州。

销售蜀锦这蜀汉官方自然是不遗余力,但是魏、吴两国虽然明知它将给对手蓄积国力却也乐见其成,没办法,精美的蜀锦等价黄金白银,娇贵的士大夫贵族们哪儿少得了华美的蜀锦。

这是其中的一个原由,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无论三个国家明面上怎样污蔑、指责对方为反贼、伪朝,但他们都心知肚明三国之争乃是内战,大家本质上都是诸夏之人,无论哪一方一统天下都不存在亡国灭种的危险。

所以三国从开始到结束都不存在哪国和哪国老死不相往来,互相仇视到极点的情况

因此才会有官方层面上互相指责、谩骂,而私下里诸葛亮、陈群、贾诩、孙权这些人却书信不断、互相吹牛打屁、问好。

比如当年刘巴病亡早丧,魏国陈群亲自写信给诸葛亮询问刘巴的消息,得之刘巴逝去,惋惜一代人才早早陨落。

如此种种,可见三国高层的奇葩交往。

今日,刘永乘着天子车驾来到了锦官城中,因为两个月后将有一批商队载蜀锦北上。

在锦官城中,刘永会晤了准备北行出商的蜀中商人、狗大户吴大勇。嗯听名字这是个有勇力大的人,但事实是吴大勇的名字和他的身型相去甚远。

这家伙五短身材,容貌丑陋,嘴上流着两撇狗缨胡,活像个小丑。而且这家伙还长着一双吊眉三角眼,眼睛里时刻闪动着一丝丝若隐若现的淫邪的幽光,如果非得用一个词描述这货的外貌和气质的话那绝对是猥琐

此刻这个吴大勇正媚笑着,点头哈腰地跟在刘永屁股后面。

“吴大勇”刘永试着唤了一声

“啊,陛下小民在此。”吴大勇应着叫了一声,赶忙连蹦带跳跑到刘永跟前。

刘永一边走,一边游览织锦工人们转动纺车,而这个吴大勇把一张挤满笑意的脸凑向自己,撅着屁股倒退着走路。

强忍住笑意,刘永道:“吴大勇啊,此次北行出商,朕要交给你一项任务,你必须要完成它。”

“任务”吴大勇作为难色,苦道:“草民不过一介商贾,哪会有啥能耐替陛下您完成任务呀。”

“哦”刘永故意冷笑一声,“这么说你是不愿意了那朕看哪,这次北上行商得换个人才行,那个什么车云鹤好像就很不错嘛。”

“别介,”吴大勇一听要换人,立刻伸长了脖子,脸上露出愤恨的表情,张牙舞爪地扑上来,尖声叫道:“别呀,陛下,草民愿意,别说是完成一个任务,就是上刀山下火海草民也能做到”

都说商人逐利不要命,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