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回目录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章午夜梦回(1/3)

“真累……”

赵林眼前一阵阵发黑,脚下却一步不停,咬着牙跟上队伍把肩上的大包送到了仓库。脑袋上的青筋暴跳,以一副不冲破皮肤不罢体的姿态往外挣扎着。

一包货足有一百斤重,别说赵林这刚满十六岁的小身板,就算是正值壮年的大人也不是人人都能吃得住这力道的。所以这种暴跳的青筋,冷漠的表情,尘土飞扬的劳动现场就构成了一模绝妙的画面,给达利多长两个脑袋也想象不出来的画面。

干这种重活,就得省下每一分力气,什么纳气吐声,什么喊口号打气都是扯蛋,木怔怔的把每一丝力气都压榨到腿上胳膊上才是正理。

仓库门口的大水缸在这个时候就成了救命稻草,里面是从旱井里抽来的井水,不但解渴而且能迅速降温。不过这喝水也有讲究,赵林刚第一次干这个的时候就败在了这凉水上。

那时候赵林人小不懂克制,凭着少年冲动猛干一阵之后,顶着满头的大汗就一头扎到了水缸里混了个水饱肚圆。这热汗扎在井巴凉水里一激,神仙也顶不住,直接就把赵林给干翻了,费心巴力的干一上午,不但没赚到钱还白白搭进去一笔医药费。

如果不是因为工头库管都是街坊,给预支了半个月工资,说不定赵林早几十年就要地府一日游了。

正长身体的时候干这等重体力活,除了哄饱肚皮最大的效应就是压缩身高了,想想后来找媳妇时的艰辛,赵林对自己的整个八十年代都充满了敌意。

十五岁半就能干和成年人一样的重体力活,说起来赵林的身体素质那真是杠杠的,个头也比同龄人都要高半头,只可惜被一百斤的大包压了好几年,别人个子都像小树苗一样蹭蹭往上长,赵林却越长越矮——不仅仅是因为和别人的对比,事实上也正是如此——扛大包之前已经快长到一米七了,扛两年大包之后变成了一米六八再也没长过。

赵林闲来无事的时候回忆到这一块,有时候都会怀疑自己再多扛两年是不是就会长到地缝里去。

一百斤大包从卡车上扛下来搬到仓库能挣八分钱,二十斤的也有一分钱,只要搬一吨货就能挣一块六毛钱,但是自己搬不动就不要怪老天不给机会了,干满三十天,一个月可是有四十八块钱,每天多扛两大包就有五十块,比厂里的正式工都高!

虽然大包少,小包多但是时间自由,不像在厂里上班得准时准点。

时间又自由,工资又高,还不要求有技术,是多少人想都想不来的美差事,如果不是能重来一次,赵林还要满怀感激的抱着想干一辈子这个傻叉念头好几年。

要不是脑子里还被重生这件事搅和的一团乱麻,只靠着肚子里的这点凉水,赵林怎么也不可能把这一上午的活都干完。

身体透支的厉害,精神上的摧残更甚。

习惯了空调办公室、电脑键盘环境的人,就算没有工种歧视也会本能的反对这样子干活。

“干的不错,是个爷们!”工头递过来一块钱,满脸鼓励的夸了一句。

“是个爷们!”这话从大自己一半的大爷辈人嘴里说出来,对半大的孩子来说是最高褒奖,也是支撑赵林在这里干下去的最大动力。

除了家里条件好一些的少数同龄人还在学校念书,赵林这个年龄的孩子都还在街头上瞎晃悠呢。

把偷东西当成是生计的不多,但是去厂子里偷摸点废料来换钱的也不在少数,至于打架斗殴更是常态。要养家糊口的人还没工作做,更何况这些半大的孩子呢?不惹出人命就是懂事了!

像赵林这样能扛动大包的已经是大大大大孝子了。摸着手里的一块六毛钱,赵林无语凝噎。

小学还是少有的学习标兵甚至还连跳两级惊动校长来亲自测验,没想到初中之后越来越退步,勉强上了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回目录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