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九章 清河崔家(2/3)

唯一有变化的,就是在晚上多了一个项目。

千万不要想歪了哦?他刘凡晚上是在刻苦的学习文字与书法。

说实在的,这刘庬的基础太差了,好歹也是个汉室宗亲,要是让人知道他没识多少字,书法更是猥猥琐琐的如同虾爬子一般,岂不是贻笑大方?

刘凡丢不起这个人啊!

两日后,马车终于进入东武城。

东武城,为战国时期的赵邑,文化底蕴深厚,属于当时的历史文化名城。

街面上,屋宇鳞次栉比、错落有致,人群摩肩擦踵、川流不息,形形色色,样样俱全,这些都是繁荣的见证,一派商业都市的繁华景象绘色绘形地展现于人前。

县衙,并不是城市的最中心,而是接近南门,外有围墙将之围成一个相对封闭的区域,而交易的市场、各种娱乐餐饮项目,则建立在城内的北部地区,位于县衙之后。

大户人家的住宅,主要集中于东部地区,相对于西侧,就是小户人家和平头老百姓居住的地方,而紧靠城墙根的则是棚户区,都是难民临时搭建、暂居的地方。

崔氏,本姓姜,是炎帝神农氏后裔。

据传西周姜太公之孙叔乙食采于崔邑,遂为崔氏,故崔氏的始祖为崔季子。

崔氏家族在东汉中有两个最大且最为著名的支系——博陵崔氏、清河崔氏。

博陵崔氏成名较早,子嗣多积极活跃在政坛上,虽算不上什么世人瞩目的显贵,却也保持了世世为官的地位,在社会上保持了较好的名望。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人丁不旺!

而清河崔家,相比博陵崔家却是奇葩,除了在商业上有所建树以外,在此时,恐怕只是枝繁叶茂,政治势力还相对的薄弱。

没有想象中的高大围墙,也没有耀武扬威的大门,入口处是三间正规的普通房子。只不过,中间宽敞的明间作为大门,让刘凡大感意外。

更让他感到吃惊的是,大门口摆放的那对镇场子用的石狮子。

用瑞兽来护卫大门,本是东汉时期大户人家习以为常的事情,但这对石狮子雕像,只是蹲坐在地上,矮矮胖胖的没有高大的石头台座作为衬托,样子绝对属于那种抽象派杰出的作品。

妹的,这是在搞笑吗?太特么卡哇伊了。

叫门,通传,随后大门敞开。

前前后后足有十多分钟,站在大太阳底下的刘凡,差点骂娘!

没有想象中的一大队人马出现,也没有前呼后拥的簇拥,他只看见一个紧身短打着装的美少年和一个类似于管家身份的人,慢条斯理的走了出来。

白瞎了这身好皮囊!你特么快走几步能死呀!

“见过公子,见过子允兄!此乃吾家少爷,崔琰崔季珪。”好像崔家管家的人最先上前揖礼。

福伯小声低语,“这位是舅父的独子,你的表兄,素不善言,勿怪!”

我靠……崔琰!

这可是一位大神,连曹操都对他敬畏有加,竟然会是我的表兄?

他不是文官吗,怎会这一身行头?你这么耍帅,真的好吗……

“庬,见过表兄!”

“刘福见过表少爷、崔管事!”

刘凡主仆礼数周全,可崔琰却是很糊弄,微微一抱拳,“嗯,有礼了……父亲大人出门办事,大约要四五日方能返回,两位路途劳顿,早点休息吧。嗯,崔管事?”

“小的在!”

“带他们去安歇。”崔琰说完,大摇大摆的走进庭院。

“诺!公子、子允兄,请!”

入乡随俗,毕竟这是人家的地头,刘凡只好压抑住心中的怒火。

跟随崔管事走进前院,顺着庭院的走廊前往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