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七一章 基础建设(2/3)

以解决差不多十八万流民居住问题。但,原先吴郡方面只有四千人的迁徙,现今都滚雪球般滚到十倍有余。

而张飞方面,由于幽州地界被鲜卑各部不断骚扰,边民不堪忍受,大部分都背井离乡,去寻找一处安全所在,估计难民数量只能更多,不会减少。

再加上自己这个东莱公子无“爱民如子”的口号和广告,已然亮了出去,恐怕难民只能会滚雪球般的越来越多的涌过来。

各地密探汇总得来的消息,如今已有近十多万流民正在赶赴东莱的路上,刘良不相信只有这么多人,恐怕后续的会更多。

即便只有十五万流民,再加上徐州方面的流民,至少也有二十万人,而丹阳郡还有十五万人即将迁入,加在一起的话,住房还有十七万的差距,虽然能尽快迁徙部分流民于辽南和白翎岛,但至少还需要再建二十栋以上集体宿舍,才能满足需要。

“子布,再多建二十栋,以免出现不必要的纰漏……”

“主公!不能再建那么多了。主公家的行政主管人员,已然出言警告,最多可再建十栋。现今,土建资源,即将枯竭,已经达到十分危险的境地。就拿普通木材来说,几乎消耗殆尽,而新砍伐的树木,灌浆封层倒是可以,但门窗所用木材,风干之前,不能使用……”

“哦,资源耗尽了?”

家里的行政人员,能够出面警告,绝对是关乎刘家生死安危的大事,刘良也不敢大意。

“既然是这样,就再建十栋吧。子布,等集体宿舍完工后,那些施工队的工人,我需要他们前往辽东继续建造房屋。另外,再组建一支专业的技术过硬的建筑队伍。至于砖厂和石灰窑,抽调一些骨干出来,迁徙辽东,配合施工。其余之人,不需停工,敞开量的生产……”

张昭很不理解,追问道:“主公这是为何?”

“基础建设,基础建设懂不懂?”

“何为,基础建设?”

“呵呵,所谓基础建设。就是指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它是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一般物质条件。基础设施,包含很广,有道路,居民生活所必须的上下水道,土地平整,规划使用,店铺建设等公共设施。”

“而基础建设,最为关键的是,还包括教育问题、技术发展、医疗卫生、体育及文化等社会事业,这就是所谓的‘社会性基础设施’,利国利民的大事业!”

“我靠……还要消耗钱财?主公之钱财,大风刮来乎?”张昭难得的学了一句,刘良用于“吃惊”的口头禅。

当然了,张昭不知道其中的含义,要是知道的话,辞气壮厉的他,打死也不会吐这脏口。

“嗯,子布不用惊奇。为了老百姓过得好,花多少钱我都愿意!码头方面的木制房屋,全都用于工匠居住,研发技术产业。如需大型工坊,可另行建造,资源方面,我会想办法的。”

“卫生方面,以免疾病的发生,上下水道,尤为重要,不可马虎!医馆的统筹安排,要拿到日程安排之上,不可大意。至于体育、文化方面吗?来,我画图给你看……”

刘良参照后世学校的模式,用笔画了一个平面图,随后又把有别于集体宿舍的行政大楼画了出来。

“这两个建筑物,务必要建造出来,一个是解决流民儿童的住宿和学习问题,而另一个则是办公场所,方便管理和统筹安排。这些图……”

还未等刘良说出图纸里面的规划内容,就被顾雍抢先提出问题。“主公,此图甚妙!画图,还能如此构思,当真是开了眼界……”

被顾雍一句话提醒,刘良这才想起,原先工匠的图纸都是差不多、大概的存在,没有精确的比例,也没有整体构图的概念,使用的都是纯人工、靠技能的笨办法,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