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四章(下)(4/4)

声说道:“宋遥,你作为副主考官,是怎样协助的?三年一次的科考,你们竟当成儿戏,朝廷给你们奉禄,就是让你们这样来忽悠朕的吗?如果朝中的大臣都象你们一样,这朝廷的规矩不就成了摆设了吗?你说说该如何处理?”

宋遥趴在地上,不敢抬头。他知道,出了这样大的事,任何辩解都是徒劳。

参加这次活动的朝中大臣,可以说所有有权势的人都来了,一个个低头不语。他们中有许多人与科考有关,不敢说话。也有一部分人想说话,但受到李林甫马论的影响,生怕出头的椽子先烂,不敢说话。

面对这种情况,唐玄宗也不想将事态扩大,而且此事越快处理越好,越简单越好。他右手猛然一拍桌案,对着跪在地上的苗、宋二人大声说道:“朕要你们何用?翰林院拟旨,将苗晋卿、割职办理,宋遥停职查办。并将圣旨抄写成榜文形式,张贴到皇榜的上面。”

草拟的圣旨呈上来了,唐玄宗让高力士交给李林甫先看。

李林甫接过来一看,上面写得清清楚楚:“吏部侍郎苗晋卿,主持科考,贪赃枉法,割除其职务和奉禄,打入死牢,择日问斩。副主考官宋遥,监督不力,撤销职务,交由大理寺审理。”

李林甫提笔进行修改,将贪赃枉法改成不守规矩,将择日问斩改为交予御史台审查。

唐玄宗拿着草拟的圣旨,和李林甫修改后的内容,盯着李林甫。李林甫立即跪下:“启奏皇上,臣以为此案必有幕后,应先交御史台审问,审查清楚之后再行定罪,这样才符合朝廷的法典。”

“准奏”唐玄宗在草拟圣旨上划了押。站起来扫视一遍,见人人低着头,板着脸,重重的跺了一下脚。高力士见他行路不稳,立即上前扶着他出了花萼楼。

四名宫中侍卫进来,将苗晋卿和宋遥上了脚镣手铐,拖了出去。张倚走到李林甫的身边说道:“此案如何了结?丞相心中有数。”

李林甫说道:“你也涉及其中,不好插手。”张倚加大声音说道:“这苗晋卿对我虽然是一番好心,但是却害了我,丞相一定要在皇上面前为我开脱啊。”

李林甫说道:“苗晋卿是我举荐的,我也有责任,皇上面前不好说话。出了这样大的事,皇上肯定不高兴。不能再扩大事态了,那样皇上会受不了的。”

群臣各怀心事,出了花萼楼,都为自己的前程打算。

注1:古代妇女的一种发式。是唐朝京师妇女流行的发式,多为盛唐和中晚唐贵族妇女所饰,其式以两鬓抱面,状如椎髻。

注2:双丫髻是唐朝最常见之发式,其梳编法是将发平分两侧,再梳结成髻,置于头顶两侧。前额外负担多饰有垂发,俗称刘海,一般多用于侍婢丫环。

注3:襦裙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传统服饰,而对襟襦裙则是襦裙的一类,其上襦为直领,衣襟呈对称状。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