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十八章(下)(3/4)

好,攻击一定要出其不意,如果胜利,为你请功。如果挫失良机,提头来见。”

“是”张守瑜带领属下立即袭击吐蕃军队。清晨,吐蕃军士还在睡梦之中的时候,突然听到震耳欲聋的喊杀声,慌乱成一团,已经失去了战斗力。他们人数虽多,但已无斗志,铁刃悉诺罗只带了千余人逃脱。唐军顺利的收回了失地。

铁刃悉诺罗将战况报告吐蕃赞普尺带珠丹,尺带珠丹命令大将莽布支前往支援,并让他的儿子琅支都担任先锋官。

五月二十七日,莽布支再率3万人马,赶到战场。这时皇甫惟明的主力也到了阵前。两军摆开阵式,列阵对击。

吐蕃的先锋琅支都,自持勇猛,带领勇士向鲁炅的军队冲击。鲁炅武艺高强,手持长枪,拍马上前交锋。仅仅十个回合,琅支都便败下阵来。

他战不过鲁炅,掉转马头向王难得的阵地冲击。王难得也是一名虎将,上前敌住了琅支都。双方各展所长,互不相让,打在了一起。两人的武艺不相上下,一时之间打得难分难解。

鲁炅及时率兵赶至,琅支都惧怕鲁炅,内心慌乱,手上的功夫便打了折扣。被王难得抓住机会,举起陌刀,猛然一刀,将其劈于马下。吐蕃的先锋已死,冲击唐军先锋部队失去了主将,阵脚大乱。

皇甫惟明手中令旗一挥,唐军主力以排山倒海之势冲向敌军。吐蕃军的先锋官,尺带珠丹赞普的儿子被杀,军士已经没有了士气,他们只想早些逃命,无心恋战,都往回奔逃。

唐军乘势掩杀,三万吐蕃军人失去了控制,成了待斩的羔羊。莽布支见势不妙,立即下达撤退的命令。

这时的吐蕃军,只恨爹娘少生了两只脚,亡命的向后跑。军队混乱之极,相互践踏的死伤就不少,加上唐军的乘势掩杀,死伤一万多人,残兵退至石堡城以西固守。唐军乘势攻取了新城8,唐军不但收复了失地,还攻战了吐蕃的城池,歼敌两万,取得了战役的重大胜利。皇甫惟明将战况奏报朝廷。

唐玄宗得到前线的捷报,十分高兴,给了皇甫惟明重赏,并让他全权负责对吐蕃军的作战。

吐蕃战败之后,莽布支向尺带珠丹报告:“赞普陛下,唐朝军队虽然取得胜利,占领了边陲地区,但唐军所带粮草不多,不可能长期驻扎在边境。建议避其锋芒,唐军进攻时就主动后撤,唐军退走后,即行进攻。”尺带珠丹批准了他的方案,让他全权负责对唐战争。

果然,皇甫惟明收复了被吐蕃占领的地区之后,便带领主力撤离了边境地区,只派少数边防军守卫据点。莽布支适时出击,又夺去了许多唐朝的地盘。皇甫惟明的军队刚刚退回大本营,接到边寨的报告,只得又出征讨伐。但是当唐军大部队进攻时,吐蕃军队便主动撤退。由于与吐蕃接壤的边防都是不毛之地,人烟稀少,不便大部队驻扎。唐军的大部队只得退回驻地,但是唐军刚一撤退,吐蕃人便又向边关进军。

吐蕃人改变了战略战术,与唐军打起了游击战。因此形成了拉锯战,边境的战事不断,皇甫惟明十分头痛。几个月下来,弄得唐军十分疲惫。虽然皇甫惟明几次率领军队迎击,将敌人击退,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战果。但是没有彻底击垮吐蕃,边境地区始终不得安宁。

边疆地区的战事不断,唐军每次出征都是无功而返。吐蕃人运用敌进我退,敌撤我进的战术十分到位。边境地区一直是拉锯战,没有长久的安宁,成了老大难问题。

皇甫惟明十分头痛,为了彻底打败吐蕃,他派出大量探子进行侦察。在双方不断交锋的过程中,探查敌人的部署和进兵规律。发现吐蕃军每次进犯陇右地区前,都以洪济城为前哨阵地。军队出击之前,都要先在这里集结军队,然后再向唐朝的边境出击,进占唐朝的地盘。

有了这个发现,皇甫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