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8章 深思熟虑寻新友(上2)(3/4)

丁:对!为什么不能?科学是可以批评的,如果你承认你是科学,你就要承受人家的批评,我在《华夏科学》写的文章就是直接批评!

女:我看到您的措辞其实是很激烈的~

丁:非常严厉!

女:有这么严重么?

丁:非常严重!如果告诉你,真按照这个方案执行,2020年后华夏每年将要花一万亿华夏币去向别人买排放权,你怎么想?你还觉得它公平么?华夏要不要发展?华夏人民要不要生活?

女:科学家在谈论一个问题的时候为什么要用激烈的带有情绪色彩的字眼?这样合适么?

丁:光说批评不公平他们是不会理你的,我必须用激烈的语言引起重视。

女:那您理解的最公平的概念是什么?什么是公平?

丁:我对公平的理解是,我把排放权视为发展权,视为基本人权,所以我就是说人与人之间,应该有个大致相等的排放空间。

女:您看您原来是研究古气候的,都是一直很专业的科学家。但实际上在这次气候谈判中,您一直是在做政治解读,甚至在提出很多的方案跟策略。别人为此也许会对您的身份提出一定的疑问,您觉得自己的行为适当还是不适当?

丁:你就直接说我这个搞科学研究的就不应该去了解这后面的政治问题?

女:这倒不是,他们可能会觉得科学家甚至不应该以国家利益为前提,而应该比如在人类共同利益的这个前提下去制定方案。

丁:我没有否定人类的共同利益,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保证发展中国家的千年发展计划落实,这难道不是人类的利益吗?这是国家利益吗?这是个人利益吗?我从来没有这么想过。

女:假如像您所说的现在这个方案,发达国家又不接受的话,如果它就这么拖下来,这几年下去,会不会环境情况就变得更糟了?

丁:我很乐观,我是地质学家,我研究几亿年以来的地球环境气候演化。这不是人类拯救地球的问题,而是人类拯救自己的问题,同拯救地球是没有关系的,地球用不着你拯救。远古时候,地球温度比现在高十几度的时候有的是;地球二氧化碳的浓度比现在高10倍的时候也有的是。地球一直都是这么演化过来,到现在都是好好的,只不过上面的生物换了好几茬了。环境毁灭的只是物种,毁灭的是人类自己,所以是大家面对的是人类如何拯救人类的问题,不是人类如何拯救地球,地球不用你救。

女:您一直强调人类拯救的只是自己,那请问人类到底能不能拯救自己的核心取决于什么?

丁:取决于文化、文明。人类在应对各种挑战的时候,能不能有更包容更有弹性的文明产生,这才是人类的进步。

...视屏到这里就结束了。

“简直是无耻之尤!”

“混账东西!”

“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

......

鲁西华拍了拍手,“你们两个世界只是历史相同,涉及到的人和物并非完全一致,只是作为警示。明清时代乃是西方文明的白地,你们过去之后自然超越他们,称霸世界。希望不要走了后世的老路才是。”

智者问道,“真人,如果我们去了明朝和清朝,皇家如何自处?政府如何行事?12亿人吃饭睡觉如何解决,就算白手起家,这压力也是很大,就怕会饿死百姓。”

“你们以为,12亿人只是简简单单一句话就要过来了?你们一家独大肯定不行,但是以你们为主,明清以及后世的官员都会参与进来。不但你们要过去,本真人还打算在后世选拔五六千万人和你们一起过去。”

“敢问真人,这是为什么?”

“孔帝征伐诸天,手下修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