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4章(2/3)

,她不知道要费多少工夫,才能博他青眼。

杜景拿杜妍一贯是没辙的。

在杜妍耳边唠叨了大半天,杜妍左耳进右耳出,根本没听进去。

杜妍如今肯在楚涵身上费的工夫,也就是派了人在楚府和忠奋侯府外盯梢,看楚彦博什么时候能出马把他和元蔚押回楚府。

可盯了几日后,楚彦博彻底教她失望了。

他倒是去了一趟忠奋侯府,出来的时候却孤零零的,楚涵和元蔚根本没跟他回去。

而杜妍收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女帝已然结束南巡,打道回府了。

第二日的早朝,女帝拿南巡发现的水利工事和吏治上的弊端,将工部尚书和户部尚书各自责骂了一番,勒令两人三日内将整顿的折子递上去后,又夸赞了同行的大皇女一番,道是大皇女一路上身先士卒、体恤民情,乃国家之幸。

女帝言语中的赞誉满满,杜妍站在百官列中,不着痕迹看了眼分列队首的大皇女和二皇子,大皇女极力想要表现得谦恭些,但面上的得色却掩不住,至于二皇子,微微垂了眼帘,脸上始终挂着些浅笑,让人窥不见心底真伪。

“再两日便是上巳节,孤南巡这段日子,诸位卿家留驻京师,颇为辛劳。这时节寄畅园景致最好,孤于上巳节设宴寄畅园,一慰众卿辛劳。”

恩威并施,赏罚并重,是女帝素来的风格。敲打完该敲打的人以后,女帝也顺带给朝上重臣一点恩宠。寄畅园是女帝最为喜爱的一处园子,园中楼台亭阁如画,奇花异草吐艳,平日里便是宫中帝君与皇子皇女,去到寄畅园的机会也不多。如今拿出来设宴款待重臣,算是别样的恩宠。

一应事宜落定,女帝本待退朝,御史台的侍御史曹典拿着牌子出了列。

杜妍的眼皮立马跳了一下。

这位曹典是二皇子一脉的人。很不巧,边韶便是二皇子的陪读,两人既有血脉亲缘,又自小一块长大,关系极为密切。

曹典掐着这节骨眼冒出来,若说不是针对她,杜妍打死也不信。

果然,曹典一开口便直入正题,以楚涵和元蔚一事弹劾杜妍,称杜妍在女帝南巡期间,滥用私刑草菅人命,且她身为大理寺少卿,知法犯法,罪加一等,必须严惩,以正百官言行。

杜妍自为官以来,便和御史台结下了不解之缘。

女帝案头弹劾众臣的折子,恐怕有三成是针对她的,什么手段残酷过于严苛、行迹嚣张、不遵法纪,经常各种罪名变着不重样。

女帝虽一次又一次替她压了下去,但次数多了,这一次南巡之前,女帝也忍不住给杜妍敲了警钟,让杜妍收敛行径。没想到这一回来,杜妍又给御史台推了出来。

女帝看向杜妍的目光比平日冷冽了些,杜妍正要出列,对面队伍里一个人却比她先冒了出来。

那人不是别人,恰恰是楚涵他爹--国子监祭酒楚彦博。

比起杜妍来,楚彦博心里把曹典和曹典背后的边韶更是恨了牙痒痒。

楚涵那个没长脑子的孽子不肯跟他回府也就算了,偏偏还被人当枪使,用来针对杜妍。可楚涵也不想想,杜妍“滥用私刑草菅人命”的由头是什么?

是楚涵他拐了自己爹的妾室私奔!

这等风流韵事传扬出去,楚家的脸给打得噼里啪啦的不说,楚涵自己的名声也算是全毁了。

这时节,风流不是事,可风流的对象没选对,那就是下流无耻,无纲无常了!

“启禀陛下,此事并非杜少卿之过,乃是下臣御宅不严,令逃妾惹了祸事,才劳烦杜少卿出面追捕。辱没陛下视听,还请陛下饶恕。”

楚彦博绝口不提楚涵,也不提杜妍伤人之事,只以妾室私逃一事混淆视听,他的风流名声比起杜妍的凶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