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十三章 来到汴州(2/3)



王元青虽然和哥哥骑着马儿朝西而行,但行不多,总回过头来瞧司乘法,但见他骑在骏马上和众万骑又说又笑,也不回头看看,心中不禁感到一阵失落,又想到:“法哥他难道真不知道我的心意么?”

又这样行了一日半,司乘法一行到了汴州城外。但见那城墙高耸,城墙上面刻着两个隶体“汴州”二字,字体应常年受吹日晒之故,已颇有脱落的斑印。司乘法眼睛顾盼之间,但见城墙外的河沟旁,栽种的一排柳树全无绿叶,心想:“此正值六月时光,草木皆茂,为何这柳树不绿叶了。”也不多想,一行就朝城中而去。

入得汴州城,城中人来人来,熙熙攘攘。一些小贩吆喝叫卖,各种香气夹杂扑来,司乘法久不见这城镇繁华,心中高兴之余,不禁感到肚饿,说道:“我们在此吃点东西再走怎么样?”赵奉璋道:“司兄弟,我们来到汴州城,自有府衙接待的,一会儿在吃吧。”司乘法点了点头,道:“如此也好。”但骑在高马之上,眼睛却总是离不开路边的饭店吃摊,什么萧家混沌、汴州第一吃食、汴州面食,一一映入眼帘,目不暇接;耳朵也总是听得最清楚的吃食叫卖:“名震汴州的肉鸡”“白水煮鱼了啊!”。

司乘法如痴如醉的在大马之上从视听两面享受着美味,却发现一个有趣之处:这汴州城中每家每户门口都插摆着香烛。心中笑道:“原来汴州的人都这么迷信。”转过头,对一行道:“哥哥们,你们看这汴州之地的百姓都拜神了。”

赵奉璋道:“我从进城就看见了,只是没想到这汴州的人竟如此信神,到处插放香烛。”众万骑也是感到不可思议,纷纷笑谈一番。

走了一会儿,一行就到了汴州府衙,司乘法翻身下马,见府衙门口左右两颗青树叶子都是稀稀落落,心道:“这六月时节,怎么叶子都掉落成这个样子。”

这时府衙的守门小卒走上前道:“各位有什么事吗?”司乘法道:“我们是从安而来,奉了朝廷之命到此治理大蝗的。”守门小卒很是亲切,道:“哦,倪大人提到过你们,我这就去通报,几位大人稍后。”

不多时,一个身穿蟒袍官服的老者迎了出来,后面跟着那守门小卒。他边走边道:“这位肯定是姚大人信中所说的司小友司大人了。”司乘法自然也不份,还礼说道:“大人不客气,司乘法承蒙朝廷之意,前来治理大蝗。”

那蟒袍老者哈哈大笑道:“治蝗之事不急不急,走,我们里面坐着说。”说着一行朝府衙内堂走去,蟒袍老者道:“司兄弟,老朽就是这汴州刺史倪若水,你不嫌弃,叫我老倪就是。”

说完就叫后厨预备饭菜,一行来到后堂大堂坐下。

司乘法想起今日进城见到的一些怪象,不禁问道:“刺史大人,我今天进汴州城,见护城河岸边柳树都没新叶,还有这府衙门口的大树叶子都脱落,为何这树还没死就不新叶了?”倪若水道:“司兄弟,今年这汴州一带蝗灾极重啊,这城中没有良田庄稼,该死的蝗虫就把树叶吃光了。”

赵奉璋“哎哟”一声,道:“原来都是蝗虫干的好事。”倪若水一脸苦笑道:“这蝗虫是该死,但可恨之处就在于还不能杀啊。”司乘法不解道:“这有什么不敢?”倪若水沉吟道:“这次蝗灾堪称史无前例,老朽去庄稼地里只看了一下,就连这衣襟之中都爬满蝗虫。满地遍野,不见黄土不见粮,那大蝗所过之处,遮天蔽日啊。老朽以为,这大蝗并非天灾,乃是我们人修德不至所致!”

司乘法不信鬼神,听这个汴州刺史嘴中说“蝗灾是什么修德引起的”,心中自然有些不屑,说道:“那怎么才能修德了?”倪若水道:“现在全城百姓供奉蝗神,我想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应该这蝗虫会退去吧?”司乘法想起进城之时,到处都是插放香烛,起初还以为是汴州的百姓尊崇鬼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