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四百二十九章登基称帝(2/4)

方位走去。

很快就到了地方,在杨新的军帐中,袁文殊道“杨新,这次风险很大,但是收益也不小,你现在告诉本侯,你想不想去?”

“你若是不想去的话,那本侯可以换人。”袁文殊道

“侯爷,这行军打仗哪能没有风险啊,不光是末将,就连兄弟们都心知肚明,所以您就放心吧。”杨新道

“好,你果然没让我失望,去准备吧,本侯就在这等着你们回来。”袁文殊道

西南大军很快就出发了,袁文殊在杨新的营帐里,焦急地等待着,说不紧张是假的。

虽说一将功成万骨枯,但说是这么说,实际上心里又怎么会没有感觉呢?毕竟这人心都是肉长的。

时间一晃就过去了三天,这三天里袁文殊都没有回家,而是一直等在大营里。

皇天不负有心人,,袁文殊终于等到了消息,看着眼前的信件,袁文殊急激动的手都有些颤抖了。

等他看到信上的内容后,早也忍不住了,哈哈大笑起来,打赢了,或者说是自己的计策赢了。

王勉的军队,在碰到杨新所率领的军队时,那是大败亏输狼狈不堪,而杨新虽然一路势如破竹。

但是他并没有太过分,而是遵从袁文殊的话,就在后面远远地跟着。

所以当时战场上,就出现了滑稽的一幕,杨新的西南兵,在不紧不慢的追着王勉的西夏兵。

而王勉这边则是乱中有序稳步撤退,双方都很有默契,最后一直被杨新送出了国境。

袁文殊拿着手里的捷报,走回了自己的中军帐,然后把众将重新召集了起来。

“诸位,杨新送来了捷报,王勉的军队已经撤回了西夏,短时间内他是不敢来了,毕竟在他们国都中,还有一大堆事情要处理呢?”袁文殊道

而众将听了之后都很是惊讶,但是随后又很是放松,毕竟这场仗算是打完了。

虽然有些嫉妒杨新的狗屎运,但是那也没办法,易地而处,他们可不敢带着人去冒险。

七天后,杨新回来了,袁文殊给他们发了赏银,并且慷慨激昂的鼓励了一番。

之后就开始了狂欢,而袁文殊这边,则是回了自己的中军帐,开始整理起报功的文书。

这场国战,就这么虎头蛇尾的结束了,虽然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但是他知道,自己应该是回不了京城了。

事情的发展也不出他所料,西北大捷的消息,传回到京城的时候,引起了轩然大波。

引起波澜的原因不是别的,是因为理国公的病逝,这才是京城惊讶的原因。

还有一点就是对于袁文殊的安排,毕竟理国公病逝之后,袁文殊就要直接接替他的位置了。

这让朝中的大臣们,都多少有些担心,但是刘威对此却一点都不担心,不光如此。

他还对袁文殊很有信心,无论谁问他的意见,他都对袁文殊表示了支持。

再加上西北,也没有其他人能顶上位置,所以承佑帝正式下旨,加袁文殊为太子太保并西北统制一职。

袁文殊也就正式的成为西北的二号人物,执掌西北边军,一时间朝堂震动、

不过因为刘威的存在,所以根本没有,什么太大的风波闹出来,一切又归于平静。

时间慢慢地流逝过去,因为西夏这边的失败,所以辽国那边也无疾而终了。

承佑三年,西夏传来消息,凉王李继宗造反,王勉起兵平叛,凉王因为有其他皇室支持,所以一直打的有来有回。

而袁文殊收到这个消息后,却并没有理会,反而是让人,继续往西夏国都传递假消息。

一时间西夏国都是流言四起,皇帝就是再信任王勉,也难免犯起了嘀咕。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