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33章 暗流涌动(2/2)

史原本的轨迹,而且这个改变还在不断的扩大。

南京城外五里之地,密密麻麻的搭起了一个个帐篷,夜色虽晚可军营之中却还是灯火通明。朱棣身着衣甲端坐主账之中,下首是他的两大战将之一张玉,对面而立的是南京城守将李景隆和谷王朱穂。

李景隆和朱穗两人一看到朱棣的大军到来,便连夜出城来见,俩人都是只身前来未带任何侍卫。为了表示诚意可谓也是下了血本,置之死地而后生可谓是孤注一掷。

“两位卿家今日之诚意,朕甚是满意,可为何建文却下落不明,两位卿家是否有何需要说明之事?”朱棣语气虽轻,却暗藏杀气。

被问两人闻言互视一眼,似乎早已料到朱棣会有此一问,李景隆率先跪下回道:“启禀陛下,此乃方孝孺老贼所为之事,方孝孺见大势已去,竟放火烧了建文的寝宫,在其亲信拼死保护下逃之夭夭,里应外合却又事发突然,臣等大意之下才酿成此祸,臣等罪该万死。”

“方孝孺,此人何在?”朱棣略一沉思,狞声问道。

方孝孺可以说是朱棣最痛恨的人之一,他起兵夺位的时候高喊着的口号就是‘铲除朝廷的左班文臣’。而朝廷的文臣为首的第一人不就是方孝孺吗?朱棣高喊这个口号也是出于无奈。

当时靖难的时候,他的实力跟建文的相比悬殊很大,找这个借口是为了把握政治上的主动。同时又讨好了朝廷的武官,为他在战事上得到不少朝廷武官的心,使其斗志在很大的程度上被瓦解。

李景隆乃是前朝功臣之后,算起来还是朱棣的表叔,但跟朱棣打过几仗从没赢过,此刻自然不敢放肆,唯有老老实实地答道:“启禀皇上,方孝孺在事发后被臣等关押在大牢之内,重兵把守静等皇上发落。”

心里虽对方孝孺痛恨有加,可对方毕竟是一代大儒,在士林与民间有着很大的名气,自然无法随意处置。再加上姚广孝曾有提及于他,希望自己能放其一条生路,或者低调处理此事。

再说以后还需此人为自己稳坐皇位而正名,朱棣也就没有急着处理此事,只要人在自己的手中便可,想如何处置还不是要看自己的心情如何。 z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