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04章 106.饭馆的学问(2/3)

>

孙立海对陶洁的态度很满意,这才往下说。

“这唐城饭店,也就是过去的聚香坊,那可是大有来头。它原先就是宫里的厨子开的,本身就保留着一些宫里的规矩和礼仪。

抗战胜利以后,这里又是专门招待美军顾问团的地方。那些国军高官和美军顾问,整天在这里吃饭,举办舞会。为这个,聚香坊专门从上海最大的饭店聘了人来,教饭店的服务人员各种礼仪。

国军也注意国际影响,怕服务员在外国人面前出丑,那个礼仪培训还是相当严格的。

所以,老一辈在这里干服务员的那些人,都是受过专门培训的,把过去原有的规矩和学来的洋规矩融合到一起,这是唐城其他饭馆没有的。

解放前,不客气说,来聚香坊吃饭,不仅仅是因为饭好吃,就这地道的服务,都是一种享受!”

说到这里,他就叹息一声说:“现在洋快餐遍地都是了。可比起咱们真正的中国饭馆来,他们算什么呀?真是的,根本就没法比!吃中国菜,那叫吃一个享受,吃一种风味,吃一种文化。

好多人说,洋快餐可以量化,不管到哪里,口味都一个样,所以他们才受欢迎。简直就是胡说八道!咱们中国菜,要的就是一个饭馆一个风味儿,对不同的客人,做出不同的风味儿!这才是中国菜的魅力所在!

可惜呀,现在流行崇洋媚外,咱国家又经历那么一段时间的动乱,老祖宗留下的东西,都快给丢光喽!”

孙立海的话,就深深打动了高崎。

这天晚上回去,他亲自开车,把老爷子送到家。回到自己家里,和陶洁讨论的,都是中国菜。他要经营出一家古色古香的,拥有着中国文化传承的饭馆来。

陶洁的文艺,多来自汉语文化的学习,很少接触西方的东西。

这天晚上,她也被孙立海给说动了心,倒是十分支持高崎的想法。

高崎就趁热打铁,和陶洁商量,要不要再开一家大一些的饭馆,就叫聚香坊。

找个地方,恢复老聚香坊原来的红砖碧瓦,灰砖白墙和四合院的格局,也恢复孙立海说的,那些管理流程,趁着老爷子身体还硬朗,把过去聚香坊的菜品,也逐一恢复。

这天晚上,高崎越说就越兴奋,一直和陶洁说到半夜,他突然就知道自己要干的大事是什么了。

这个事情如果干成了,就不是他现在干小饭馆这样小打小闹了。

可说半天,陶洁一句话就都给他否了。

“唉,”陶洁叹息一声说,“按你这个想法,估计这费用比开个大酒店都贵!咱上哪儿弄那么多钱啊?”

高崎就不出声了。

钱他有啊,关键是怎么把这个钱,变成陶洁认可的钱?这个对他来说,太难了啊!

他自己没有主意,又找不到个合适的人商量,只能先放一放。

他觉得,目前能做的,就是先把孙立海昨晚说的那些东西,继承下来再说。

先让水饺二店这些员工,达到孙立海说的那些要求,也就等于是把这些东西继承下来了。

只要继承下来,以后有了办法,再开聚香坊也不迟。

第二天一早,陶洁还没起,他先起床了,这可是开天荒第一回。

陶洁就纳闷,在床上看着他问:“你今天又想干什么啊?薛雪的事儿不是完了吗?不许再出去惹事!”

高崎就嘿嘿地笑,然后说:“我去接孙大爷。以后啊,老爷子上下班,我都开车接送。”

“你有时间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