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三百三十六章 党徽与日记(3/4)

要是在网络发达的二十多年后,标题绝对会加上恶俗的“惊现”!

让珍妮读了一段县勒写于1939年8月30日的日记后,张楠道:“你有没有看过几年前的县勒日记诈骗案?”

“呵呵,用几年手写62本伪造日记,那人也是够拼的!”

珍妮当然知道,80年代初在西方世界曾经出现一股很不好的风潮:情迷县勒!

其中最劲爆的新闻是:联邦德国《明星》画刊于1983年4月22日在汉堡举行记者招待会,宣称发现了县勒在1932年6月22日至1945年4月中旬的日记,共62本。

这件事当时在西方世界引起轰动,被称为是战后最大的新闻发现:《明星》画刊趁机向西方报刊出售连载权,索价高达300万美元!

西德政府后来对《日记》进行了鉴定,当年5月6日,西德内务部发表公报,指出《县勒日记》纯属伪造。

据查明,《日记》是一个名叫费歇尔的商人根据《县勒:演说和言论1932-1945》一书的内容杜撰的,最终“日记”伪造者及《明星》画刊记者以诈编罪被逮捕判刑。

“20世纪十大骗局之一,哈哈,他们的是假的,而这些确是真的。”

想想都有意思,而且那个伪造着还真是花了巨量的心血:62本呀,要全部模仿县勒的笔记和语调写出来,这编故事的本事不去写小说绝对是浪费了!

这时珍妮突然想到:“艾伦,那会你在15岁吧,华夏也报道了?”

“对呀,我报纸上看到的。”

纯粹瞎掰!

将箱子的重新放好,不过那支手枪没放回去,而是揣进了自己兜里。

箱子放到了书房,这时游艇都已经调好方向,重新考上码头。

“看来回去要好好检查一下这趟的收获,光整理那些金币就是个大工程。”

珍妮一听,很高兴,这说明自己的男人暂时没有回华夏的打算。

“对了,艾伦,什么时候去英国?”

游艇交付了,运输问题能够解决,那处农庄地下的宝贝也该到了去取出来的时候。

张楠想了下,道:“不急,我还想去趟印度。”

“印度?”

珍妮不解,想不明白那个落后加上乱糟糟的国家有什么是值得自家男人去关注的,还那么热!

“你要感兴趣就一起去。”

“我怕热。”

张楠直接就笑了,不过没说为什么笑,反而走回了会客室:这个珍妮有时候会犯迷糊---要是自己同妮可一道去印度,估计那里就算热成个大火炉,这珍妮也会想着发自跟上。

找到扎克,把兜里的枪交给他。

“帮我拆开看看,里边零件有没有有没有完好。”

扎克一脸兴奋:他是一眼就认出来这是县勒的佩枪!

扎克顺道去去来枪支兵的一些必要工具,正在忙活的时候,托马斯来了。

“老板,我和菲利普船长刚才商量了一下,从今晚开始就先搬运那些画,明天白天把那些雕塑也先搬上来。”

张楠一个询问的眼神:照理那些会是最后运上船的。

还没等托马斯解释,珍妮道:“因为明天是五月一号,码头上的人最少。”

张楠当然知道劳动节也是德国人的法定假日,但这里可是汉堡港,难道德国人在明天就不干活了?

珍妮不得不解释了一下:“明天港口里绝对只会留下极少数的值班人员,因为五一对德国人来说是一个非凡的日子,比我们要看重的多!

不单单是法定休假日,同时又是个德国富有传统民俗的日子,对德国人而言非池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