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三章 寻找纳粹宝藏?(2/3)

色还真没碰上,就算是给姐夫和关哥两人提前准备了一份八辈子都花不完的退休金。……1987年8月28日,张楠三人离开巴黎前往联邦德国的慕尼黑。西德,这会可是有两个德国,世界也还在冷战之中!这让张楠突然感觉自己似乎一头扎进了西方的电影世界里--冷战,多么奇妙的一个词语,让人着迷的时代!在那里,张楠知道自己这三人极有可能会接触整个欧洲寻宝者都在寻找,但同时又是最麻烦的一种宝藏--纳粹宝藏!刚下飞机,三人就被要求申报携带了多少现金。德国重税,连火车上都常常查本国居民有没有携带大量现金,就放着你有收入不交税!查入境的外国人这倒是好意,免得离境的时候说不清楚。三人加起来也就不到两万美元,没有问题。不过德国海关人员对于这三个持有美国和华夏护照的人还特别多问了几句,这让关兴权有些不爽。不过在人家的地头呢,还是安稳些的好。“讨厌的德国佬!”出了海关,关兴权抱怨了句。“德国人很骄傲,骨子里的骄傲,他们看不起世界上任何其它国家的人,有时候会骄傲到对自己都会看不起,很奇怪不是吗。”张楠倒是不以为意。还是先去了花旗银行在慕尼黑的办事处,换了点德国马克,然后由银行工作人员陪着,关兴权将自己的美国驾驶证公证了一下,再去租了辆最不起眼的大众车。就在美国那几天,在有强大经济实力为后盾的基础上,关兴权就已经拿到了美国驾照。一共就参加了两次考试:一次笔试一次路考,加起来还不到两小时,一天时间内就全部搞定,超级快!这会在德国开车得靠关兴权,三人中只有他还懂那么一点德语。这德语并不是在部队学的,他读书时隔壁一个老教授交的。不算精通,也就到了德国勉强不会迷路那个档次。“关哥,你到底会几种外语?”张楠问过他。“英语母语化,越南猴子的话能讲能听但看不太懂,德语最多算凑合,俄语还行,基本上能懂。对了,日语看得懂,不过听不懂也不会说。”你丫废话!日语,只要你是个小学毕业的华夏人,就基本上是能看得懂,特别是地名、路牌、招牌什么的:上头一大波的汉字呢,蒙都能蒙出不少!不过就算这样,这都基本上算是会四门外语了,牛人呀!其实按照姐夫的说法,这关兴权就是个标准的语言天才:他至少还会蒙、藏两门少数民族语言,而且只要在一个陌生语言的族群中待上一段时间,就能学会些常用的日常用语。这个张楠倒是见识了:就在巴黎待了几天,到最后关兴权都能抛开通过花旗银行找的华夏留学生翻译,磕磕碰碰和那些店主用法语讨价还价!而到法国之前,他才学会了两三句日常的法语问候语。绝对是语言天才!这么厉害的天才怎么就复员了呢?对于张楠的疑问,项伟荣笑笑道:“有时候太天才、懂得太多也不见得是什么好事。”这个道理张楠懂,不过一和关兴权这人套一块又有点不明白了。不过自己的大秘密人家都不问,张楠也会把对关兴权的疑问给藏死了!在一处慕尼黑西部城区的中档酒店住下,三人拿着份慕尼黑详细地图就出门。“关哥,我们先去这看看。”说着在地图上一指。“罗森贝格路,地图上看着是郊区,应该找得到。”关兴权说得也不确定,这路名都还是他按着读音自个拼出来的,也不知道正不正确。他还真蒙对了,张楠知道就是这么个叫法,一个挺好记的人名。陌生的地方、半瞎蒙的文字,找地方怎么走可以问,不过要找到目标点就有难度。还好三人也不急,慢慢找慢慢问呗。每人兜里都带着太阳镜,还准备了帽子,真有点电影里搞谍报工作的味道。这会三个亚洲男人一同出现在慕尼黑的郊区,这还真容易引起看到的德国人的好奇心。靠着地图指示,都开了半个小时有余,这辆半新不旧的大众车终于到了那条罗森贝格路。这里就是典型的郊区,张楠都能看到少量的工厂夹杂在路边,不过居民的房子也不少。不是那种美国城市郊区常见的单幢别墅,反而是五六层的公寓楼居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