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

第621节死地(3/3)

是牧草地,再北就是不高却广大的山和原始森林,不知有多少野兽生活其间,走林间路时听着传来的野兽嘶吼声就渗人。北头又是大海。赵庄码头就在这的海边,是个南北都有高地挡着的海湾,天然避风良港却不大。码头城堡也很。六蟒来时,只在海湾看到一条比较大的海船孤单停靠着。城堡中也没多少守卫。沧赵海船看来并不象传和想像的那样还保持些规模。海上势力貌似也极,可忽略不计。曾经强盛一时的沧赵海航被朝廷和海盗不断打击已经没落不堪了。强借沧赵海船出海称王看来确实是太想当然了,就算沧赵低头屈服也没船。六蟒这伙人当时的心情好不羞愧沮丧。眼下,六蟒认识到的是,就赵庄的地理位置和情况,在太平盛世绝对属于风景幽美、远离外人和官府打扰的幸福宁静安居乐土,但在乱世或战争时期,这里如果成了引人瞩目的目标,那它么的就是处绝地,绝对属于风水上的困地死地。这里东北南三面实际都是海,无船,是绝路;有船可用也未必有逃生路。大海变幻无情,鬼知道它啥时候会翻脸兴波。风暴和滔天巨浪在等待噬人,危急时从海上逃走恰巧遇上了呢?唯有西面连接着沧州大地,是出路,可赵庄一旦有险,敌人必定是从西面杀来,向西逃正好是迎着敌人去了。六蟒参观询问后,大体了解了赵庄的地理情况,逃走的念头更淡了。逃又能往哪逃?三面是海是绝路,向西?那只能走西河上寥寥无几的几座石拱桥。可就算能逃脱赵庄人一目了然很容易及时发觉逃走的追杀,进入沧州腹地又怎么办?大宋早有法,沧州是沧赵的沧州,不是当地官府的。这里的人都是唯沧赵马首是瞻。每当官府下了什么新鲜政令,管你是中央朝廷的政策还是当地官僚拍脑袋灵机一动或心血来潮定的决策,当地人首先会理直气壮地问问下来催办的官差:“俺们侯爷家对这个是怎么个意思?”侯爷和沧赵家的能担事的主人自然是不会对朝廷或官府的政令轻易发表态度。沧赵家管事的重要人物也不会随便对政府的行为表达什么意见,政策命令好或不好对或不对,都不会轻易流露评价。沧州人也从不指望沧赵家拿事的明确指明一下,他们只看看听听给沧赵作工的工人或佃农的态度或法,这就是依据。沧赵家不懂事还撒尿和泥巴玩的幼儿若是摇头不好,那也是依据,是沧赵的态度。当地人就会理直气壮抗拒官府的这个百姓本心不愿意接受的坑人行为。当地官府想推行什么新鲜政令,没有沧赵人明确头支持,即使可能是对百姓有利的,也很难顺畅执行下去。当地人只相信沧赵的英明,看官府非沧赵系的官吏都是蠢蛋,不愿意信任。尤其是沧赵所在的盐山和临近的清池等县的人对沧赵是一唿万应。沧赵想抓谁,怕是都不用亲自出手,各处的百姓勇士都是眼线都是积极的捕手。六蟒这伙又是朝廷重捉拿的罪犯,现在的沧州官府和沧赵不对付,但抓捕是不会放松的。关键是,沧州这地方除了盐山就没个象样的山岭,躲都没地躲。这里根本不适合流窜的歹徒藏匿,更不是一伙重犯能藏匿逃窜的地方。逃离了赵庄,可怎么逃离沧州?这特么是真正的绝地死地。(未完待续。。)...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