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五十七章 攻心为上(2/3)

风中回dng,他情不自禁扭头遥望张辽,尽管二人相隔甚远,身影模糊不清,但张颌仿佛能够看到张辽的英姿。

“此生之劲敌。”

张辽一日之内,防守取胜,劫营两次获胜,三战全胜,气势高涨,函谷关内的守军更加坚定了信心。

袁军这边,淳于琼损失惨重,三战皆墨,损失超过六千人,张颌也损失了近千兵马。

或许损失的兵马不算什么,可淳于琼却对张颌暴怒发难。

“张颌你究竟与张辽是什么关系?为何你屡屡见死不救?”

淳于琼就像一头受伤的野兽,暴跳如雷,而张颌,仍旧一言不发。

张颌神s淡漠地跪坐帐中,他可以解释,却不会有任何效果。

淳于琼已经认定张颌与张辽之间有不可告人的秘密,那张颌在淳于琼面前是百口莫辩。

跟淳于琼解释,只是对牛弹琴。

“淳于将军,不要中了张辽的计谋,他这是挑拨离间。”

张颌淡淡道。

他不解释,却只点明事情要害。

仅仅一日时间,张颌便与淳于琼水火不容,淳于琼身处漩涡,陷入mi局,张颌尽管也是被张辽设计之人,却能跳出局外,看清本质。

同时,张颌对张辽的确升起了丝丝敬佩。

淳于琼冷笑不已。

“挑拨离间?哼哼,他率军一万五出城,而你有三万兵马,结果呢?他一兵一卒未损,而你却损兵近千,张辽谢你手下留情,是你留情还是在向郭嘉示好?你是不是早已打算投敌?”

张颌皱眉仰视淳于琼,沉声道:“淳于将军,我若有投敌之心,难道你现在还活着吗?”

淳于琼不光是在靠着自己的猜测而给张颌定罪,甚至是无理取闹,他若是睿智之人,稍加揣摩,就能分辨出张颌是否有通敌之嫌。

可淳于琼恶气难消,他的兵马接连遭受损失,一战未捷不说,损兵六千。

而他能有的理据无非是张颌在两次敌军劫营时没有施以援手,外加张颌与张辽在关外兵马对峙,兵力占优的情况下却小败而归。

这些,放在张颌来看,简直是嗤之以鼻。

对方就千人劫营,再勇猛难敌,有万人的兵马来抵御,不但能够从容应对,要葬送对方也易如反掌。

败,那是你无能。

怨天尤人,更加无能

“哼,我这就给主公发去消息,一切听凭主公定夺。”

淳于琼撂下狠话便拂袖而去。

张颌闭目一叹,心中略微发苦。

淳于琼这是要恶人先告状,用这样莫须有的罪名来转移袁绍的注意力,同时也推脱他战败的责任。

果然是皇城出来的将军,政客的伎俩玩的炉火纯青。

在洛阳对函谷关捷报翘首以盼的袁绍万万没有想到,他居然得到了一份来自淳于琼的状告信。

言之凿凿,理据充分。

张辽与张颌在函谷关前lu出惺惺相惜的姿态。

张辽劫营,只打淳于琼,张颌两次都袖手旁观。

张辽与张颌两军对峙,张颌不战而退,反倒折损近千兵马。

……

袁绍心惊不已,在房中来回踱步。

张颌,难道真的投敌了?

得知消息的谋士们全部赶来面见袁绍。

审配见到袁绍时第一句话便是:“主公,隽乂将军断不可能通敌。”

郭图和许攸没表态,既不为张颌辩解,也不支持淳于琼。

毕竟事情的真相,他们不是当事人,仅凭淳于琼一面之词,不能轻易下结论。

他们在河北怎么争权夺利打压异己,现在可是在洛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