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关灯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

第177章冰释(2/3)


然而后来却不得不带上面具,如同正常人一般,隐藏自己的表和心的想法。

但是面对沈沛白,她从来不愿掩饰自己的本心,不是不会,而是不愿。

她有时候会很疑,为何会对沈沛白这般无缘由的信任?此刻她才知晓,这种信任来源于年少伊始。

马车停在一片蓊郁葱葱的树林旁,此刻已近傍晚时分,夕阳西下,斜阳将一片翠绿染上了橙光,有倦鸟扑朔朔归林,苏映雪跟在沈沛白的身后,走到一座石桥上,那石桥经年历久,青苔斑斑,桥下水湍急,水声不绝。

苏映雪突然低声念了一句诗。

沈沛白神涌动,这句诗,是他年少时所作,只是为了给楚岫玉应付楚将军之用。

她都想起来了,当年的事。

&l; ='-:r'&g;&l;r&g;r_('r1');&l;/r&g;&l;/&g;

苏映雪的目光落在水面上,看得久了,有些头晕目眩起来。

“我一直在想,当年若是我没有忘记那些事,我们是否不会平白荒废十多年的光阴。”

这半年来,苏映雪心中一直在追问着这个问题,若是她没有失忆,那又会是怎么样的光景,然而她忘记了那些沉痛苦的回忆,享受着不知愁苦的天真岁月,将爱她的人抛在孤寂的深渊之中十多年。

这就是她一直不敢面对沈沛白的最重要的理由,然而他们都没有做错什么,这段记忆荒谬之至,可笑无比,但是却谁也无法轻松的面对。

沈沛白拥住了她,沉默不言,却是温柔地b开了她手臂上的伤口。

苏映雪逃离京城的那一日开始,沈沛白就意识到苏映雪很有可能是想起了当年那些事,早就三个月之前他就找到了她,闲雨传回消息的那一刻,他几乎下意识想抛下了手中政务,只想马不停蹄到她身边。

然而他却自顾无暇,三个月前泰公与薛太傅联手弹劾他窃权罔利,只手摭天,迫害忠谏士,纵下结匪贼,鱼肉百姓,导致姚县丞灭门,此事有逃出升天的姚公子所证实,又老调重弹翻出了当年他构陷恩师、踩名而上的罪责。

又在书生将姚县丞之案添油加醋,写书成册,暗中在坊间传播,一时之间,京城上下,言甚嚣尘上,佞臣当权四字于众口,丞相府的大门都差点烂菜叶和臭鸡蛋被淹没。

若非沈沛白早有提防,以退为进,暂从危机四伏中的朝堂之中抽身而出,新政党暂时蛰伏,无人再敢于明面上跟沈相二字沾染上一丝关系。

旧政党取得巨大的胜利,正当弹冠相庆之际,却没有料到宫中变故徒生,皇帝被刺刺伤,昏不醒,朝野上下一片震惊。

而在府中闭门过的沈沛白,却收到了皇帝的一封密诏,而在皇帝最信任的大总管,却颁布了一道皇帝之前就已经拟好的圣旨,派他出京巡查土改一事。

朝廷中已经乱成了一团,谁也没有想到皇帝此举是何意,若是皇帝自己还苏醒着,那众臣自然要揣摩圣意一番,皇上是想要起复沈沛白,还是想借此将他调离京城,削去他的权力,可是现在最大的问题是皇帝自己都已经昏不醒了,若是沈沛白离去,就新政党极有可能就此土崩瓦解,旧政党即将迎来又一大的胜利。

众人看热闹的看热闹,落井下石的落井下石,想看沈沛白如何接招,却没有想到他在接到圣旨的第二日就起程离开了京城,竟是完全不管朝中的烂摊子了。

“我说过,你我之间永远无须道歉。”沈沛白温热的气息裹紧了苏映雪,他在朝中可以舌z群臣,也可以在血雨风中力挽狂澜,然而他却不知道怎么宽他的夫人,怎么消除她心中窟窿,只是反反复复地说着一些听起来很幼稚的话语。

他曾恨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进书架 回目录    存书签 下一页